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结构特性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第二章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分析 | 第10-24页 |
§2.1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计算模型与参数 | 第10-13页 |
§2.2 临界荷位的确定 | 第13-19页 |
§2.3 参数影响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三章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温度应力分析 | 第24-43页 |
§3.1 计算模型分析 | 第24-27页 |
§3.2 温缩应力计算 | 第27-36页 |
§3.3 干缩应力计算 | 第36-39页 |
§3.4 翘曲应力计算 | 第39-43页 |
第四章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43-52页 |
§4.1 设计标准 | 第43-48页 |
§4.2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设计方法 | 第48-52页 |
·确定板厚 | 第48-49页 |
·配筋设计 | 第49-50页 |
·结构设计步骤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试验路合理设计及铺筑 | 第52-63页 |
§5.1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场 | 第53-56页 |
§5.2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合理设计 | 第56-60页 |
§5.3 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 | 第60-63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第63-6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6.2 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