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入世后我国驰名商标认定和反淡化保护探索

引言第1-9页
一、驰名商标的“混淆”与“淡化”第9-17页
 (一) 淡化:驰名商标保护中的新问题第9-12页
  1、混淆第10-11页
  2、淡化第11-12页
 (二) 各国关于混淆、淡化的不同观点第12-15页
  1、关于混淆的不同认识第12-14页
  2、关于淡化的不同认识第14-15页
 (三) 我国驰名商标现状及其原因第15-17页
  1、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现状第15-16页
  2、对驰名商标保护不力的原因分析第16-17页
二、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与方式第17-24页
 (一) 驰名商标的法律定义第17-18页
 (二) 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第18-20页
  1、地域范围第18-19页
  2、公众的有关领域第19页
  3、驰名商标认定的时间梯度第19页
  4、享有较高的声誉第19页
  5、享有较高的声誉第19-20页
 (三)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第20-24页
  1、我国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第20-21页
  2、驰名商标认定的方式第21-24页
 (四) 仲裁的介入第24页
三、防止驰名商标“淡化”的原则第24-35页
 (一) 驰名商标的淡化与反淡化第25-33页
  1、淡化理论的形成第25-28页
  2、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第28-30页
  3、淡化行为的构成第30-32页
  4、淡化行为的危害结果和责任第32-33页
 (二) 我国基于“混淆”理论的保护规定第33-35页
  1、我国关于混淆理论的规定第33页
  2、我国基于“混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规定第33-34页
  3、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特点第34-35页
四、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的延伸第35-41页
 (一) 域名的反淡化保护第35-38页
  1、解决驰名商标与域名冲突的原则第37页
  2、解决驰名商标与域名冲突的措施第37-38页
 (二) 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第38-41页
  1、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利冲突第38-40页
  2、现行规定的不足主要表现第40-41页
  3、避免冲突的解决方案第41页
五、结论第41-45页
 (一)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不足第42-43页
  1、混淆标准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驰名商标保护的状态第42页
  2、强调严格执行国民待遇原则第42页
  3、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足第42-43页
 (二) 完善驰名商标保护的措施第43-45页
  1、完善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和方式第43页
  2、明确建立防御商标第43页
  3、增加反淡化立法第43-44页
  4、明确驰名商标与域名冲突的法律机制第44页
  5、提高本国技术含金量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发表论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集群的网络作业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安吉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