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

立枯丝核菌AG1-IA诱导玉米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1 前言第1-45页
   ·纹枯病病原第15-16页
   ·玉米纹枯病病菌病害的组织病理学第16-17页
   ·玉米的生育阶段与感病程度第17页
   ·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第17-18页
   ·纹枯病抗性机制研究第18-20页
   ·玉米纹枯病抗性遗传效应的研究第20-21页
   ·植物抗病研究第21-37页
     ·植物的抗病性第21-22页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第22-31页
       ·信号识别第22-25页
       ·信号传导第25-31页
         ·Ca~(2+)信使第25页
         ·cAMP信使第25-26页
         ·磷脂酰肌醇信使第26页
         ·某些特殊的信号分子第26-31页
           ·水杨酸第26页
           ·乙烯第26-28页
           ·活性氧第28-31页
     ·超敏反应第31页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第31-33页
     ·细胞程序化死亡在植物抗病中的研究第33页
     ·几种含铁蛋白在植物抗病中的研究第33-37页
   ·功能基因组学与植物抗病研究第37-42页
     ·mRNA差别显示技术第38-39页
     ·代表性差异显示技术第39页
     ·cDNA-AFLP技术第39-40页
     ·cDNA微阵列和DNA芯片技术第40-41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第41-42页
   ·玉米和水稻的比较基因组分析第42-43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3-44页
   ·实验技术路线第44-45页
2 材料和方法第45-50页
   ·实验材料第45页
     ·植物材料第45页
     ·玉米纹枯病病菌第45页
   ·材料的处理方法第45页
     ·纹枯病菌培养第45页
     ·纹枯病病菌接种第45页
   ·扫描电镜观察侵染病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第45-46页
   ·总RNA的提取、检测和cDNA合成第46页
     ·总RNA的提取、检测第46页
     ·mRNA的分离纯化及cDNA合成第46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第46-47页
     ·引物和接头序列第46-47页
     ·双链cDNA Rsa Ⅰ酶切第47页
     ·接头连接第47页
     ·二次差减杂交反应第47页
     ·二次抑制PCR第47页
   ·二次PCR产物的纯化回收第47-48页
   ·差减文库的构建第48页
   ·文库插入片段的检测第48页
   ·差异表达基因cDNA片段的杂交筛选第48页
   ·序列测定及EST序列功能比对第48-49页
   ·RT-PCR第49页
   ·玉米和水稻比较基因组分析第49-5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0-76页
   ·玉米纹枯病病菌的培养第50页
   ·纹枯病病菌侵入过程的电镜观察第50-52页
   ·接种后发病植株病斑的观察第52-54页
   ·RNA的提取和检测第54页
   ·mRNA的纯化第54-55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的结果第55-58页
     ·cDNA双链合成与Rsa Ⅰ酶切第55-56页
     ·接头连接效率检测第56-57页
     ·消减杂交与抑制PCR第57-58页
   ·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第58-59页
     ·T/A克隆与文库构建第58-59页
     ·文库插入片段的检测第59页
   ·文库的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第59-61页
   ·阳性克隆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功能比对分析第61-67页
   ·RT-PCR验证功能基因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第67-71页
   ·几个重要候选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第71-76页
4 讨论第76-98页
   ·玉米纹枯病病菌接种后菌丝和植株感病病斑的变化第76-77页
   ·SSH文库在抗病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的优势和不足第77-78页
   ·玉米对纹枯病诱导产生的抗性机制第78-89页
     ·玉米纹枯病诱导的信号传导第78-81页
     ·蛋白酶在玉米纹枯病诱导的抗性机制中的作用第81-82页
     ·超敏反应或细胞凋亡在纹枯病诱导的抗性机制中的作用第82-85页
     ·活性氧在纹枯病诱导的抗性机制中的作用第85-89页
     ·玉米纹枯病诱导的寄主基因转录调控第89页
   ·纹枯病诱导引起产量降低的原因第89-95页
   ·玉米纹枯病的抗性机制第95-96页
   ·比较基因组学对重要功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抗性QTL的比较第96-97页
   ·本试验今后的研究方向第97-98页
5 结论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附录1: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第112-123页
附录2:抑制消减杂交在玉米抗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综述第123-131页
附录3: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ERCOS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发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工业数据挖掘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