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专性病原真菌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 摘要 | 第1-10页 |
| 1 虫霉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10-23页 |
| ·虫霉对寄主的侵染生物学 | 第10-12页 |
| ·虫霉病的自然发生与流行 | 第12-13页 |
| ·影响虫霉病流行的关键因子 | 第13-18页 |
| ·寄主种群 | 第13-14页 |
| ·病原菌 | 第14-16页 |
| ·环境因子 | 第16-18页 |
| ·虫霉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方式 | 第18-21页 |
| ·异地引种定殖 | 第18-19页 |
| ·放菌诱发流行病 | 第19-20页 |
| ·流行病助增 | 第20-21页 |
| ·安徽虫瘟霉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 ·本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1-23页 |
| 2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 | 第23-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 ·供试菌种 | 第23页 |
| ·黍米培养 | 第23-24页 |
| ·产孢量测定 | 第24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 ·黍米培养物的表观性状 | 第24-25页 |
| ·产孢潜能 | 第25-26页 |
| ·产孢时序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3 安徽虫瘟霉黍米培养物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 第28-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菌种来源及接种体准备 | 第28页 |
| ·供试虫源 | 第28页 |
| ·生物测定 | 第28-29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时间-剂量-死亡反应观察 | 第29页 |
|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 第29-31页 |
| ·致死剂量与时间效应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4 安徽虫瘟霉黍米培养物的贮存 | 第33-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供试菌种 | 第33-34页 |
| ·贮存处理 | 第34页 |
| ·产孢测定 | 第34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 ·贮存期间黍米培养物含水量的变化趋势 | 第34页 |
| ·贮存对黍米培养物产孢潜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5 总讨论 | 第37-39页 |
|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 | 第37页 |
| ·黍米培养物的侵染性与毒力 | 第37页 |
| ·黍米培养物的贮存 | 第37-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9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51页 |
| 附:发表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