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作家介绍 | 第8-9页 |
一、作家生平 | 第8页 |
二、作品介绍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视角、方法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 论文的视角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迷失在真相与谎言之间 | 第14-28页 |
第一节 《真话游戏》中大学生的困惑:真相在哪里? | 第14-17页 |
一、女人的“真相”:有鳞的蝴蝶 | 第14-15页 |
二、伟人的“真相”:戈尔贡还是维纳斯?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法官》中阿丹姆被蒙蔽的世界: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背后 | 第17-21页 |
一、教师们的伪论 | 第17-19页 |
二、乌托邦的幻影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星期五早晨》中老人叩问人生的真相 | 第21-24页 |
第四节 《爱情对话》中的婚姻生活:谎言与背叛 | 第24-28页 |
第二章 艰难行走在自由与囚禁之间 | 第28-49页 |
第一节 集中营内的“囚禁”与“自由” | 第28-33页 |
一、《米利亚姆》:囚禁中的恋爱、抗争 | 第28-31页 |
二、《法官》:囚禁中阿丹姆的“自由”生活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现实的牢笼逃离的梦想 | 第33-47页 |
一、“我们生活在牢笼里,梦想有朝一日从中逃出去。” | 第34-37页 |
二、逃无所逃的人生 | 第37-41页 |
三、异化的社会、艰难的选择 | 第41-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挣扎在记忆与遗忘之间 | 第49-77页 |
第一节 生活中不能被遗忘的沉痛记忆 | 第49-55页 |
一、《法官》中被恐惧折磨的阿丹姆 | 第49-53页 |
二、《爱情与垃圾》中被“垃圾”纠缠的马雷克 | 第53-55页 |
第二节 被“有组织的遗忘”所加深的民族记忆 | 第55-77页 |
一、在文学创作中被继承的卡夫卡 | 第55-66页 |
二、反对宣扬遗忘的“杰尔克斯基” | 第66-71页 |
三、保留民族生活的记忆——萨米亚特文学 | 第71-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中文部分 | 第78-80页 |
著作类 | 第78-79页 |
论文类 | 第79-80页 |
报纸类 | 第80页 |
外文类 | 第80-82页 |
后记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