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5页 |
| 1 生物制氢的意义 | 第10-11页 |
| 2 生物制氢途径 | 第11-12页 |
| 3 生物制氢机理 | 第12-22页 |
| ·光解水产氢 | 第12-16页 |
| ·光合细菌产氢 | 第16-18页 |
| ·厌氧发酵产氢 | 第18-20页 |
| ·混合途径 | 第20-22页 |
| 4 催化产氢的酶 | 第22-24页 |
| ·类型 | 第22页 |
| ·催化机理 | 第22-23页 |
| ·产氢酶在生物制氢中的地位 | 第23-24页 |
| 5 生物制氢研现状 | 第24-33页 |
| ·产氢机理 | 第24-25页 |
| ·工艺条件 | 第25-26页 |
| ·产氢菌种 | 第26-28页 |
| ·光转化效率 | 第28-30页 |
| ·产氢酶 | 第30页 |
| ·固定化产氢技术 | 第30页 |
| ·产氢原料 | 第30-33页 |
| 6 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光合细菌产氢优势菌群的筛选研究 | 第35-47页 |
| 1 引言 | 第3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 ·富集与分离 | 第40页 |
| ·初筛 | 第40-44页 |
| ·复筛 | 第44页 |
| ·高产菌株形态特征 | 第44-45页 |
| 4 结论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猪粪的不同预处理途径对光合产氢菌群产氢效果影响的研究 | 第47-57页 |
| 1 引言 | 第47-4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 ·不同方式处理的猪粪对产氢量影响的研究 | 第49-50页 |
| ·C、D两个处理中处理前后猪粪废水中小分子有机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 第50-52页 |
| ·光合细菌黑暗好氧处理猪粪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 第52-55页 |
| 4 结论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影响光合产氢菌群产氢因素的研究 | 第57-64页 |
| 1 引言 | 第5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7-63页 |
| ·光照强度对氢气产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温度对氢气产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 ·pH值对氢气产量的影响 | 第59页 |
| ·氮源对氢气产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接种量对氢气产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培养基中空气存在对氢气产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 ·自然条件下太阳光照对光合细菌产氢的影响 | 第62-63页 |
| 4 结论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光合产氢菌群的海藻酸钠固定化技术研究 | 第64-71页 |
| 1 引言 | 第64-6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0页 |
| ·不同的固定化方案对细胞活性和稳定产氢时间的影响 | 第66-67页 |
| ·戊二醛含量对细胞活性和稳定产氢时间的影响 | 第67-68页 |
| ·固定化颗粒中细胞含量对产氢效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 ·固定化颗粒的大小对产氢效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 4 结论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固定化光合产氢菌群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工艺研究 | 第71-78页 |
| 1 引言 | 第7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 ·间歇产氢过程研究 | 第72-75页 |
| ·连续产氢过程研究 | 第75-77页 |
| 4 结论 | 第77-78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94页 |
| ABSTRACT | 第94-98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