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

新生产力条件下工业区位论述评及探讨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总论第12-18页
 第一节 工业区位论的内涵和研究对象第12-14页
  一、区位第12页
  二、工业区位论及其研究对象第12-14页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的划分第14-18页
  一、理论界对工业区位论的划分第14页
  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第14-16页
  三、工业区位论时代划分第16-18页
第二章 古典工业区位论第18-31页
 第一节 古典工业区位论产生发展的背景第18-20页
  一、第一次产业革命带动人类进入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第18-19页
  二、工业化催生了古典农业区位论思想第19页
  三、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工业大发展和古典工业区位论建立第19-20页
 第二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第20-24页
  一、主要概念第20-22页
  二、核心内容第22-24页
 第三节 运费、市场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第24-26页
  一、运费与工业区位的关系问题研究第24-25页
  二、市场与工业区位的关系问题研究第25-26页
 第四节 企业区位间相互依存关系和市场需求的研究第26-28页
  一、区位相互依存学派的研究第26-27页
  二、廖什的一般均衡分析和最大利润区位论第27-28页
 第五节 对古典工业区位论的总体评价第28-31页
第三章 现代工业区位论第31-40页
 第一节 现代工业区位论发展的背景第31-33页
  一、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第31页
  二、第三次产业革命和城市经济及交通运输业大发展第31-32页
  三、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第32-33页
 第二节 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33-34页
 第三节 行为主义工业区位理论第34-36页
 第四节 前苏联的工业配置论第36-37页
 第五节 宏观领域的工业区位论研究第37-38页
 第六节 对现代工业区位理论的总体评价第38-40页
第四章 后现代社会工业区位选择第40-57页
 第一节 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第40-45页
  一、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第40-42页
  二、科技、信息和知识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见突出第42页
  三、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第42-43页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集成化、国际化趋势第43-44页
  五、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44页
  六、大型企业的跨国区位选择成为普遍现象第44-45页
 第二节 信息产业区位选择分析第45-49页
  一、古典区位理论中的一些主要区位因素降为次要因素第45-46页
  二、一些传统区位因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第46-47页
  三、一些新区位因素出现第47-49页
 第三节 科技工业园区区位选择分析第49-52页
 第四节 跨国企业区位选择战略及案例分析第52-57页
  一、跨国企业区位选择第52-53页
  二、企业区位战略第53页
  三、福特汽车公司在我国的区位战略布局第53-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监狱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效率违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