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第一章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第11-17页
 1.1 农村养老保障的含义第11-12页
  1.1.1 农村传统养老保障第11页
  1.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第11-12页
 1.2 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第12-13页
  1.2.1 家庭保障第12页
  1.2.2 土地保障第12-13页
  1.2.3 特殊形式:五保户制度第13页
 1.3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状况第13-14页
 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践状况第14-17页
  1.4.1 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践第14-15页
  1.4.2 具体范例第15-17页
第二章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7-21页
 2.1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第17-19页
  2.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应有的社会性与福利性第17-18页
  2.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资金保值增值的风险,且不足以保证农民的基本要求第18页
  2.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稳定性与严肃性第18-19页
  2.1.4 缺乏应有的公平性第19页
 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9-21页
  2.2.1 制度因素第19-20页
  2.2.2 经济因素第20页
  2.2.3 政治因素第20-21页
第三章 转型时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必要性第21-32页
 3.1 提高我国农业抗风险的需要第21-23页
  3.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面临的土地经营风险第21页
  3.1.2 加入WTO农民面临更加不利的经营风险第21-22页
  3.1.3 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绿箱政策对农业生产者实行养老保障第22页
  3.1.4 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需求的迫切性第22-23页
  3.1.5 改善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需要第23页
 3.2 补偿家庭养老保障不足的需要第23-24页
  3.2.1 家庭观念的变化对家庭养老的冲击第23-24页
  3.2.2 “空巢家庭”对家庭养老提出的挑战第24页
  3.2.3 家庭结构变化引发的养老困境第24页
 3.3 加快城市发展与稳定市民社会的需要第24-26页
  3.3.1 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第24-25页
  3.3.2 市民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第25-26页
 3.4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第26-29页
  3.4.1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与社会公平正义第26-27页
  3.4.2 城乡失衡的社会保障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第27-28页
  3.4.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第28-29页
 3.5 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第29-32页
  3.5.1 转型时期工农收入差距过大第30页
  3.5.2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与社会均衡健康发展第30-31页
  3.5.3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缩小城乡差距,启动农村市场第31-32页
第四章 转型时期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可行性第32-39页
 4.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为我国提供了可行前景第32-33页
  4.1.1 发达国家范例:德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32页
  4.1.2 工业化国家韩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第32-33页
  4.1.3 落后国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第33页
 4.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经济可行性第33-35页
  4.2.1 世界各国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时的经济对比第33-34页
  4.2.2 当前的宏观经济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提供了可能第34页
  4.2.3 构造均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第34-35页
 4.3 农村社会的职业分化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提供可行第35-39页
  4.3.1 行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析第35-36页
  4.3.2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障可行性第36-37页
  4.3.3 乡镇企业职工与农产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的可行性第37-39页
第五章 构建适合转型时期城乡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第39-44页
 5.1 构建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遵循原则第39-40页
  5.1.1 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原则第39页
  5.1.2 自助与社会互助共济原则第39-40页
 5.2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内容与特点第40-41页
  5.2.1 基本内容第40-41页
  5.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功能与特点第41页
 5.3 转型时期的农村养老制度模式解决的问题第41-44页
  5.3.1 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障的问题第41-42页
  5.3.2 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障的问题第42页
  5.3.3 农产业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的问题第42-43页
  5.3.4 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第43页
  5.3.5 极度贫困地区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碳化钨催化剂的研究
下一篇:固井水泥车整车性能研究与仿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