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1 微波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1.2 单角钢压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 新型微波塔的提出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1.4.1 冷弯单角钢压杆的稳定分析 | 第14-15页 |
1.4.2 新型钢结构微波塔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冷弯单角钢压杆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16-27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有限元刚度矩阵的推导 | 第16-17页 |
2.3 冷弯单角钢压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7-21页 |
2.3.1 钢材应力-应变关系的简化模型 | 第17-18页 |
2.3.2 单元选取及其性质 | 第18-20页 |
2.3.3 冷弯单角钢压杆的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20-21页 |
2.4 冷弯单角钢压杆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21-26页 |
2.4.1 ANSYS的非线性情况 | 第21-23页 |
2.4.2 ANSYS非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23-25页 |
2.4.3 边界约束条件、荷载和初始缺陷的施加 | 第25页 |
2.4.4 非线性屈曲荷载值的判定 | 第25页 |
2.4.5 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步骤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冷弯单角钢压杆稳定的有限元分析 | 第27-61页 |
3.1 概述 | 第27页 |
3.2 冷弯单角钢压杆稳定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7-34页 |
3.2.1 杆件及相应的理论简化模型 | 第27-31页 |
3.2.2 模型中考虑的实际缺陷 | 第31页 |
3.2.3 有限元模型的尺寸 | 第31-34页 |
3.3 ANSYS计算结果 | 第34-53页 |
3.3.1 轴心受压杆 | 第34-42页 |
3.3.2 单面连接受压杆 | 第42-53页 |
3.4 ANSYS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第53-56页 |
3.4.1 轴心受压杆 | 第53-55页 |
3.4.2 单面连接受压杆 | 第55-56页 |
3.5 冷弯单角钢压杆稳定计算的建议公式与方法 | 第56-60页 |
3.5.1 冷弯60°单角钢轴心压杆稳定计算的建议公式 | 第56-59页 |
3.5.2 冷弯90°单角钢单面连接受压杆稳定计算的建议方法 | 第59-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新型钢结构微波塔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 | 第61-75页 |
4.1 概述 | 第61页 |
4.2 结构选型 | 第61-63页 |
4.2.1 工艺对结构的要求 | 第61-62页 |
4.2.2 运输与安装要求 | 第62页 |
4.2.3 制作与标准化要求 | 第62页 |
4.2.4 塔架防腐处理 | 第62-63页 |
4.3 结构设计 | 第63-66页 |
4.3.1 塔架的平面选型 | 第63页 |
4.3.2 塔架立面选型 | 第63-64页 |
4.3.3 腹杆选型 | 第64-65页 |
4.3.4 工作平台设置 | 第65页 |
4.3.5 爬梯、避雷针及照明灯设计 | 第65-66页 |
4.4 结构的荷载计算 | 第66-68页 |
4.4.1 永久荷载的计算 | 第66页 |
4.4.2 塔架风荷载的计算 | 第66页 |
4.4.3 裹冰荷载的计算 | 第66-67页 |
4.4.4 地震作用的计算和抗震验算 | 第67-68页 |
4.5 结构的内力计算 | 第68页 |
4.6 构件截面强度、稳定性验算 | 第68-70页 |
4.6.1 轴心受拉构件 | 第69页 |
4.6.2 轴心受压构件 | 第69-70页 |
4.7 变形验算 | 第70页 |
4.8 设计构造 | 第70-71页 |
4.9 地基与基础设计 | 第71页 |
4.10 设计实例 | 第71-73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