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COM技术的电厂在线性能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课题的背景与现状第8-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性能计算模块中的COM技术第10-17页
   ·COM技术出现的原因以及技术简介第10-11页
   ·OPC技术的发展,OPC规范第11-12页
   ·OPC体系结构第12-13页
   ·OPC 数据存取对象第13页
   ·OPC规范在机组性能分析中的角色及作用第13-15页
     ·性能计算模块中OPC客户端模块功能分析第13-15页
   ·在线性-数据双向通信的实现第15-17页
第三章 在线性能分析软件的架构第17-22页
   ·性能计算软件架构-三层结构第17-20页
   ·软件模块的组成第20-22页
第四章 热力系统基本性能分析第22-35页
   ·机组性能计算基础-通用的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模块第22-25页
     ·拟合的公式的具体形式如下第22-24页
     ·拟合范围第24页
     ·拟合效果第24页
     ·程序实现第24页
     ·结论第24-25页
   ·回热系统加热器效率计算模块第25-26页
   ·锅炉系统效率在线计算模块第26-29页
     ·影响锅炉效率的各种损失的计算第28-29页
   ·汽轮机系统热效率计算模块第29-34页
     ·概述第29-30页
     ·基本公式第30-31页
     ·汽机的相对内效率第31-34页
   ·全厂热经济性指标第34-35页
第五章 等效焓降法的热力系统定量分析第35-41页
   ·等效焓降法第35-38页
     ·等效焓降法的特点第36页
     ·等效焓降法的定义第36页
     ·等效焓降法的使用原则与条件第36-38页
   ·热力系统的定量分析第38-41页
     ·轴封系统的渗漏及利用第38-39页
     ·抽气器系统第39-40页
     ·化学水补水系统第40-41页
第六章 在线性能软件的程序实现第41-60页
   ·软件的设计模型第41-42页
     ·软件的辅助设计工具-UML第41-42页
   ·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设计第42页
   ·软件表示层的设计第42-44页
     ·软件的资源列表区(CResouceView)第43-44页
     ·数据显示列表区(CValueMessageView)第44页
     ·系统事件监视列表区(CInformationView)第44页
   ·软件中间层设计第44-45页
   ·程序数据存储层的设计第45页
   ·软件模块的程序实现第45-52页
     ·初始阶段第46页
     ·细化阶段第46-47页
     ·构造阶段第47-52页
     ·交付阶段第52页
   ·程序的使用第52-57页
   ·实时性-系统定时器第57页
   ·系统计算模块数据的初始化第57-60页
结 束 语第60-61页
致 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O纳米晶的修饰、自组装及光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信息孤岛”问题及PLM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