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洞三维紊流数值模拟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1.1 泄洪洞水力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泄洪洞水力特性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 1.3 泄洪洞数值模拟方法 | 第13-17页 |
| 1.3.1 数值求解技术 | 第13-14页 |
| 1.3.2 紊流模型 | 第14-16页 |
| 1.3.3 自由表面技术 | 第16-17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泄洪洞三维紊流数值模型 | 第19-36页 |
| 2.1 控制方程 | 第19-20页 |
| 2.2 k-ε紊流模型 | 第20-23页 |
| 2.3 VOF方法 | 第23-24页 |
| 2.4 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 2.5 通用方程离散方法 | 第25-34页 |
| 2.5.1 网格剖分及变量布置 | 第26-27页 |
| 2.5.2 通用方程的离散 | 第27-30页 |
| 2.5.3 压力校正方程 | 第30-33页 |
| 2.5.4 控制面上通量项的求解 | 第33-34页 |
| 2.6 有压段和明流段祸合的处理 | 第34页 |
| 2.7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泄洪洞三维紊流数值模型验证计算 | 第36-56页 |
| 3.1 工程概况 | 第36-38页 |
| 3.2 泄洪洞水力模型试验研究 | 第38-43页 |
| 3.2.1 模型相似理论 | 第38-39页 |
| 3.2.2 模型的设计及量测仪器的布置 | 第39-41页 |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3.3 泄洪洞水流计算区域选取及网格剖分 | 第43-45页 |
| 3.4 计算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45页 |
| 3.5 验证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 3.5.1 泄流能力 | 第46页 |
| 3.5.2 泄洪洞压力分布 | 第46-47页 |
| 3.5.3 明流段自由水面线 | 第47-49页 |
| 3.5.4 流速场 | 第49-51页 |
| 3.6 泄洪洞紊流特性参数分布 | 第51-52页 |
| 3.7 事故门井门槽细化计算 | 第52-54页 |
| 3.8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影响泄洪洞水力特性的因素及优化研究 | 第56-63页 |
| 4.1 事故闸门井门槽优化 | 第56-59页 |
| 4.2 反弧段优化 | 第59-61页 |
| 4.3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5.1 结论 | 第63-64页 |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