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生态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 第9-16页 |
1 生态 | 第9-10页 |
·生态与生态学的定义 | 第9页 |
·生态的标准 | 第9-10页 |
2 景观生态学 | 第10-11页 |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 第10页 |
·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1页 |
3. 生态主义 | 第11-16页 |
·生态文明 | 第11-12页 |
·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 第12页 |
·生态主义的概念 | 第12-13页 |
·生态主义设计思想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生态主义与现代景观设计 | 第16-36页 |
1 现代景观设计及其演进 | 第16-19页 |
·景观 | 第16-17页 |
·景观设计 | 第17页 |
·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9页 |
·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 第17-18页 |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2 生态主义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19-36页 |
·现代生态设计思想的四种表现形式 | 第19-24页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剖析——以生态公园景观为例 | 第24-36页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内涵 | 第24-27页 |
·在意识形态上 | 第24-25页 |
·在物质形态上 | 第25-26页 |
·在技术含量上 | 第26页 |
·在环境性质上 | 第26页 |
·在情感因素上的表现形态上 | 第26-27页 |
·生态主义景观的设计手法 | 第27-36页 |
·保留——场地原有资源的保留利用 | 第27页 |
·改变——景观要素的增、减处理 | 第27-33页 |
·再现——全新的设计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实践 | 第36-49页 |
1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原则 | 第36-40页 |
·尊重自然的原则——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能力 | 第36-37页 |
·经济性原则——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 第37-38页 |
·过程性原则——自然过程和技术的展现 | 第38-39页 |
·乡土化原则——维护地域特征 | 第39-40页 |
2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方法论实践 | 第40-49页 |
·生态治理与恢复 | 第40-44页 |
·生态改造利用 | 第44-45页 |
·生态旅游 | 第45-49页 |
第四章 景观设计与生态艺术的结合 | 第49-57页 |
1 艺术与景观设计 | 第49页 |
·艺术与设计 | 第49页 |
·艺术与景观 | 第49页 |
2 生态艺术 | 第49-51页 |
·警觉的新兴艺术——生态艺术 | 第50页 |
·景观的生态艺术设计 | 第50-51页 |
3 现代美学与景观设计 | 第51-57页 |
·现代景观审美的内涵 | 第51-52页 |
·景观审美价值多元化 | 第51页 |
·景观审美观念的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景观美学评价中的生态美学原则 | 第52-53页 |
·生态景观设计的艺术审美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详 细 摘 要 | 第63-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