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基于发光细菌法的水质综合毒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7页
   ·研究背景第8页
   ·水质毒性检测方法概述第8-24页
     ·传统的发光细菌毒性试验第9-20页
     ·重组型发光细菌毒性试验第20-24页
   ·直排口混合区排污控制现状第24-26页
     ·直排口混合区综合毒性检测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直排口混合区排污控制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发光细菌法检测重金属的毒性研究第27-37页
   ·实验目的第27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7-31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7-29页
     ·实验方法第29-3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重金属毒性检测结果原始数据第31-32页
     ·重金属毒性检测结果分析第32-35页
     ·重金属毒性标准与排放标准及水质标准比较分析第35-37页
第三章 营养物质对发光细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第37-46页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7-38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3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NH_4Cl对发光细菌毒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第38-40页
     ·NaNO_3对发光细菌毒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第40-41页
     ·NaNO_2对发光细菌毒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第41-43页
     ·NaH_2PO_4对发光细菌毒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排污口毒性检测与水质评价案例研究第46-54页
   ·样品采集及水样保存第46-47页
     ·样品采集第46页
     ·水样保存第46-47页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第47页
     ·理化指标第47页
     ·综合毒性指标第47页
   ·评价方法第47-49页
     ·单因子评价第47-48页
     ·综合污染指数法第48页
     ·综合毒性评价法第48-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原始数据第49-50页
     ·评价结果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结论第54-55页
   ·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推动方式研究--以柳州市为例
下一篇: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退耕还林政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