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商刷卡纠纷--双边市场、定价机制与谈判博弈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引言 | 第7-14页 |
·纠纷的出现与焦点 | 第7-8页 |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特色与方法 | 第11-12页 |
·刷卡业务的利益相关者及其职责分工 | 第12-14页 |
2. 银行卡产业的市场分析 | 第14-29页 |
·银行卡服务的界定 | 第14-16页 |
·银行卡产业的双边市场特征 | 第16-18页 |
·银行卡产业的供给分析 | 第18-21页 |
·供给方特征:垂直约束 | 第18-19页 |
·供给市场结构:集中度很高 | 第19-21页 |
·银行卡产业的需求分析 | 第21-29页 |
·特约商户的引致需求 | 第21-23页 |
·持卡消费者的规模 | 第23-24页 |
·银行卡服务的需求刚性 | 第24-25页 |
·需求的价格弹性 | 第25-26页 |
·需求方的市场结构 | 第26-29页 |
3. 定价机制Ⅰ:依据与比较静态分析 | 第29-42页 |
·定价依据 | 第29-32页 |
·银行卡服务的成本构成 | 第29-30页 |
·双边市场的定价机制 | 第30-32页 |
·目前银行卡服务的价格形成 | 第32-35页 |
·人民银行定价 | 第32-33页 |
·价格歧视 | 第33-35页 |
·银行卡服务价格波动的比较静态分析 | 第35-42页 |
·需求因素的变化 | 第35-36页 |
·商户的恶性竞争导致利润率降低 | 第36-38页 |
·供给因素的变化 | 第38-39页 |
·税收的影响 | 第39-42页 |
4. 定价机制Ⅱ:纳什谈判博弈模型 | 第42-48页 |
·谈判双方:银联与特约商户 | 第42-43页 |
·讨价还价合作博弈 | 第43-45页 |
·谈判双方威胁的可置信性 | 第45-48页 |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48-54页 |
·银行卡服务价格需要调整 | 第48页 |
·制定与实施细化的差别定价制度 | 第48-49页 |
·合作将实现帕累托改进 | 第49-50页 |
·需要反垄断法对供给方定价行为的界定 | 第50-51页 |
·政府要为具有公共性质的投资埋单 | 第51-52页 |
·市场应成为定价机制的主导力量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7页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