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7页 |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7-14页 |
| 1 仪器和试剂 | 第7-8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8页 |
| 3 EBV BamH Ⅰ-W片段的PCR—Southern检测 | 第8-9页 |
| 4 原位杂交检测EBV EBER-1的表达 | 第9-10页 |
| 5 EBV编码基因的RT-PCR的检测 | 第10-12页 |
| 6 免疫组化检测PCNA的表达和c-myc基因编码产物 | 第12-13页 |
| 7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结果 | 第14-19页 |
| 1 EBVaGCs组织中病毒编码基因的表达 | 第14-16页 |
| 2 PCNA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第16-17页 |
| 3 c-myc基因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19-23页 |
| 第四章 小结 | 第23-24页 |
| 附图 | 第24-29页 |
| 附表 | 第29-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综述 | 第36-61页 |
| 一、EB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 第37-39页 |
| 二、EB病毒相关性胃癌 | 第39-43页 |
| 三.原癌基因c-myc | 第43-49页 |
| 四、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 第49-52页 |
| 五.c-myc和PCNA在肿瘤中表达的相关性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