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多蘖矮秆突变体Sdc的遗传研究及其基因sdc的定位

摘要第1-6页
Abbreviation第6-7页
前言第7-22页
 1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第7-12页
   ·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标记第7-8页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7-8页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第8-10页
     ·简单重复序列(SSR)第8-9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第9页
     ·序列标签位点(STS)第9-10页
   ·PCR和酶切相结合的分子标记第10-11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第10-11页
     ·酶切扩增片段多态性序列(CAPS)第11页
   ·新型分子标记第11-12页
     ·单核苷酸多态(SNP)第11-12页
     ·表达序列标签(EST)第12页
 2 水稻矮秆基因克隆研究进展第12-15页
   ·表达差异筛选克隆法第13页
   ·同源PCR技术第13页
   ·转座子标签法第13-14页
   ·图位克隆第14-15页
 3 水稻矮秆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和利用第15-21页
   ·水稻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决定株高DNA位点区域第20-21页
   ·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极其发展前景第21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9页
 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Sdc突变体第22页
   ·亲本和定位群体第22页
   ·分子标记引物第22-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9页
   ·DNA提取液I配制CTAB法(100ml),做了部分调整第23页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步骤(小量)第23-24页
   ·STS和CAPS分子标记分析第24页
   ·DNA纤丝荧光原位杂交第24页
   ·转化互补实验第24-29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5页
     ·酶切片段的回收纯化第25-26页
     ·连接第26页
     ·转化第26-27页
     ·提取质粒第27-28页
     ·保存菌种第28页
     ·酶切检测第28页
     ·测序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1 多蘖矮生突变体Sdc的表型特征第29页
 2 矮秆突变体Sdc的遗传分析第29-30页
 3 突变体vs3037细胞学的鉴定第30-31页
 4 矮秆基因sdc的初步定位第31-33页
 5 矮秆基因sdc的精细定位第33-34页
讨论第34-37页
 1 水稻植株的矮化与温度的关系第34页
 2 水稻植株矮化与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等内源激素的关系第34-35页
 3 水稻植株矮化与油菜素内酯BRs的关系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Abstract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油分含量SSR标记及QTL定位研究
下一篇:喜剧文学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