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大坝动水压力及气幕隔震研究现状 | 第13-29页 |
·动水压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坝体—库体—地基动力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大坝气幕隔震的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大坝抗震设计与隔震技术[95-96] | 第27-29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2章 坝—库(地基)动力系统的数值模型及有限元格式 | 第32-47页 |
·概述 | 第32页 |
·坝—库(地基)动力系统的数值模型及其有限元格式 | 第32-43页 |
·地震作用下的坝面动水压力 | 第32-37页 |
·坝体的运动方程和离散有限元格式 | 第37-38页 |
·坝库相互作用系统的耦合方程 | 第38-39页 |
·地基模型有限元格式 | 第39-41页 |
·坝水系统基频的求解方法 | 第41-43页 |
·算例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水工气幕隔震机理及其数值模型 | 第47-72页 |
·概述 | 第47-48页 |
·气幕的隔震机理 | 第48-54页 |
·气体弹簧的粘弹性模型 | 第48-50页 |
·气体弹簧的滞弹性模型 | 第50-54页 |
·气幕—库水一维压力波模型 | 第54-57页 |
·水工隔震气幕的动力模型 | 第57-58页 |
·水工气幕的有限元模型 | 第58-68页 |
·气幕单元刚度矩阵推导 | 第59-61页 |
·气幕单元的体积模量 | 第61-62页 |
·气幕隔震的有限元模型 | 第62-68页 |
·算例 | 第68-70页 |
·计算条件 | 第6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大坝动力模型试验相似问题的研究 | 第72-93页 |
·概述 | 第72-73页 |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第73-82页 |
·相似条件 | 第74-75页 |
·相似定理 | 第75-76页 |
·弹性相似律 | 第76-79页 |
·动力相似 | 第79-81页 |
·相似法则与动力模型 | 第81-82页 |
·相似分析 | 第82-85页 |
·结构相似分析方法 | 第82-83页 |
·振动台试验模型相似条件的确定 | 第83-85页 |
·大坝动力模型相似关系推导 | 第85-87页 |
·实例分析 | 第87-89页 |
·重力坝动力模型相似关系 | 第88页 |
·拱坝动力模型相似关系 | 第88-89页 |
·相似问题 | 第89-91页 |
·相似比例问题 | 第89页 |
·相似误差问题 | 第89页 |
·结构模型尺寸与材料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第5章 模型材料研究 | 第93-10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3页 |
·研究现状 | 第93-94页 |
·模型材料的相似特性要求 | 第94页 |
·模型材料的配比和力学特性 | 第94-100页 |
·模型材料的骨料级配 | 第95页 |
·模型材料的研制 | 第95-97页 |
·模型材料的力学特性 | 第97-100页 |
·应用实例 | 第100-103页 |
·重力坝模型材料研制 | 第100-101页 |
·拱坝模型材料研制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龙滩重力坝动力分析及气幕隔震研究 | 第104-121页 |
·工程概况 | 第104页 |
·计算条件 | 第104-105页 |
·振型分析 | 第105-108页 |
·地震响应分析 | 第108-117页 |
·计算工况 | 第108-109页 |
·位移反应 | 第109-112页 |
·加速度反应 | 第112-114页 |
·坝体动应力反应 | 第114-115页 |
·动水压力反应 | 第115-116页 |
·讨论 | 第116-117页 |
·重力坝气幕隔震研究 | 第117-120页 |
·概述 | 第117页 |
·计算方法与工况 | 第117页 |
·气幕隔震对动水压力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气幕隔震对位移的影响 | 第119页 |
·气幕隔震时对加速度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水工气幕隔震对坝面应力的影响性能 | 第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7章 重力坝气幕隔震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分析 | 第121-155页 |
·概述 | 第121-122页 |
·试验研究背景 | 第122页 |
·重力坝振动台试验的模型设计 | 第122-123页 |
·模拟原理 | 第122页 |
·模型设计 | 第122-123页 |
·模型制作 | 第123-130页 |
·重力坝模型振动台试验设计 | 第130-140页 |
·试验振动台 | 第130-131页 |
·振动台试验目的 | 第131-132页 |
·振动台试验的一般程序 | 第132-133页 |
·激振条件 | 第133-136页 |
·试验工况 | 第136-140页 |
·试验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 | 第140页 |
·主要试验研究结果 | 第140-153页 |
·自振特性 | 第140-141页 |
·动水压力响应 | 第141-147页 |
·加速度反应 | 第147-151页 |
·位移响应 | 第151-153页 |
·应变测试结果 | 第153页 |
·模型与原型的比较分析 | 第153页 |
·小结 | 第153-155页 |
第8章 拱坝气幕隔震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 | 第155-181页 |
·试验研究背景 | 第155页 |
·拱坝原型地震反应分析 | 第155-161页 |
·工程概况与计算条件 | 第155-157页 |
·振型分析 | 第157-158页 |
·地震反应分析 | 第158-161页 |
·讨论 | 第161页 |
·拱坝系统振动台试验的模型设计 | 第161-169页 |
·模型分析 | 第161-164页 |
·地震输入波 | 第164页 |
·试验模型数值模拟计算 | 第164-167页 |
·模型设计 | 第167-169页 |
·小结 | 第169-181页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1-184页 |
·结论 | 第181-182页 |
·展望 | 第182-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184-19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93-194页 |
声明 | 第194-195页 |
致谢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