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7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青藏高原抱粉生态学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2.2 青藏高原中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青藏高原现代生态环境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第15-16页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16-17页 |
第2章 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概况 | 第17-24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2.2 地质地貌概况 | 第18-19页 |
2.3 研究区气候特征 | 第19-20页 |
2.3.1 气温分布 | 第19页 |
2.3.2 降水分布 | 第19-20页 |
2.3.3 光照分布 | 第20页 |
2.4 研究区土壤的特征 | 第20-23页 |
2.4.1 研究区土壤形成的特征 | 第20-21页 |
2.4.2 研究区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 | 第21-23页 |
2.5 研究区植被的主要特征 | 第23-24页 |
第3章 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演化与高原表面隆升过程研究 | 第24-46页 |
3.1 始新世-渐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3.2 中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27-31页 |
3.3 上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31-33页 |
3.4 早更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3.5 中更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34-37页 |
3.6 晚更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37-38页 |
3.7 全新世孢粉组合与生态环境分析 | 第38-41页 |
3.8 高原隆升过程探讨 | 第41-46页 |
第4章 青藏高原腹地中晚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 第46-87页 |
4.1 刻莫土壤剖面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 第46-53页 |
4.1.1 刻莫风成砂土壤剖面的形成 | 第46-47页 |
4.1.2 刻莫风成砂土剖面基本特征 | 第47-49页 |
4.1.3 刻莫风成砂石英颗粒表面形态 | 第49-51页 |
4.1.4 刻莫风成砂形成的时间 | 第51-53页 |
4.2 刻莫风成砂沉积剖面气候环境信息大时间尺度的恢复与重建 | 第53-54页 |
4.3 多环境代用指标组成与古气候环境意义辨识 | 第54-59页 |
4.3.1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古气候环境意义辨识 | 第54-55页 |
4.3.2 土壤粒度组成的古气候环境意义辨识 | 第55-56页 |
4.3.3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古气候环境意义辨识 | 第56-57页 |
4.3.4 土壤磁化率的古气候环境意义辨识 | 第57-59页 |
4.4 研究区中晚全新世环境演化特征 | 第59-75页 |
4.4.1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测试结果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 第59-61页 |
4.4.2 粒度组成测试结果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 第61-66页 |
4.4.3 土壤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含量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 第66-70页 |
4.4.4 土壤磁化率所反映的古环境演化特征 | 第70-73页 |
4.4.5 孢粉分析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 第73-75页 |
4.5 青藏高原腹地古气候多环境代用指标间的综合分析 | 第75-77页 |
4.6 青藏高原腹地古气候变化特征与其他研究的对比 | 第77-82页 |
4.7 青藏高原腹地中全新世以来环境变化原因探讨 | 第82-87页 |
第5章 青藏高原腹地现代生态环境学研究 | 第87-125页 |
5.1 研究区植被生态系统组成及分布研究 | 第87-102页 |
5.1.1 植物区系特征 | 第87-88页 |
5.1.2 研究区主要植被类型 | 第88-100页 |
5.1.3 研究区植被分布规律 | 第100-102页 |
5.2 研究区植被与降水环境条件相关性研究 | 第102-113页 |
5.2.1 基本原理 | 第102-106页 |
5.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106-108页 |
5.2.3 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 | 第108-109页 |
5.2.4 测试分析结果讨论 | 第109-113页 |
5.3 气候变化与高原腹地植被生态适应 | 第113-125页 |
5.3.1 全球及高原气候变化特征 | 第114-117页 |
5.3.2 研究区植被变化特征 | 第117-121页 |
5.3.3 气候变化对高原腹地草地资源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5.3.4 高原腹地高寒植被演化趋势分析 | 第122-125页 |
第6章 主要结论 | 第125-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图版说明 | 第137-140页 |
图版 | 第140-146页 |
附件1:研究区植物按科属归类名录 | 第146-150页 |
附件2:研究区植物拉丁名、中文名对照表 | 第150-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