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22页 |
1.1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 | 第20-22页 |
第2章 市场操纵的定义、分类与性质 | 第22-30页 |
2.1 市场操纵的概念与分类 | 第22-24页 |
2.2 操纵行为的性质 | 第24-25页 |
2.3 操纵行为与其他相关行为 | 第25-28页 |
2.4 市场操纵产生的原因 | 第28-30页 |
第3章 基于交易的市场操纵 | 第30-49页 |
3.1 基于交易的市场操纵辨析 | 第30-31页 |
3.2 基于交易的操纵成功的原因 | 第31-32页 |
3.3 Chunsheng Zhou-jianping Mei市场操纵模型及其评价 | 第32-37页 |
3.4 定期增发股票中的市场操纵行为分析 | 第37-49页 |
第4章 基于行动的市场操纵 | 第49-69页 |
4.1 基于行动的市场操纵辨析 | 第49-50页 |
4.2 一个基于收购报价的操纵模型 | 第50-61页 |
4.3 基于模型分析的结论 | 第61-69页 |
第5章 基于信息的市场操纵 | 第69-87页 |
5.1 基于信息操纵的文献回顾 | 第69-71页 |
5.2 一个基于信息操纵的模型 | 第71-87页 |
第6章 有限理性情况下的市场操纵过程分析 | 第87-98页 |
6.1 进化博弈论概述 | 第87-90页 |
6.2 行为金融学与进化博弈论关于“有限理性”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第90-91页 |
6.3 关于市场操纵过程的一个有限理性模型描述 | 第91-96页 |
6.4 基于模型的防范市场操纵讨论 | 第96-98页 |
第7章 市场操纵的实证分析 | 第98-110页 |
7.1 证券市场信息操纵的存在性分析 | 第98-106页 |
7.2 证券市场信息操纵的判别分析 | 第106-109页 |
7.3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109-110页 |
第8章 防范有害市场操纵的政策建议 | 第110-125页 |
8.1 股票市场分裂是产生操纵的温床 | 第110-113页 |
8.2 引进“做空”机制与“做市商”制度 | 第113-118页 |
8.3 健全政府防范市场风险的机制 | 第118-12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成果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