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管理体系的研究
第一章 概述 | 第1-25页 |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奥运志愿者的起源与发展 | 第8-11页 |
·北京开展奥运会志愿者项目的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国外奥运志愿者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 第12-15页 |
·我国志愿者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 第15-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进展情况 | 第19-20页 |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历史责任 | 第20页 |
·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20-25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第22-2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工作分析与人力资源计划 | 第25页 |
·招募与选择 | 第25-26页 |
·人员培训 | 第26-27页 |
·绩效评价 | 第27页 |
·组织行为学理论 | 第27-28页 |
·个体行为 | 第27页 |
·群体行为 | 第27-28页 |
·组织设计 | 第28页 |
·心理学理论 | 第28-30页 |
·心理过程 | 第28页 |
·激励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体系分析 | 第30-50页 |
·概要 | 第30-32页 |
·基本工作思路 | 第30页 |
·战略目标 | 第30页 |
·工作原则 | 第30-31页 |
·主要工作格局 | 第31-32页 |
·奥运会志愿者的计划管理 | 第32-35页 |
·计划的依据 | 第32页 |
·计划的内容 | 第32-33页 |
·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 第33-34页 |
·计划的调整 | 第34-35页 |
·奥运会志愿者的招募管理 | 第35-42页 |
·招募的具体任务 | 第35-36页 |
·招募的主要方法 | 第36-37页 |
·定向招募 | 第37-38页 |
·公开招募 | 第38-39页 |
·招募程序 | 第39-40页 |
·技术系统 | 第40-41页 |
·风险及对策 | 第41-42页 |
·奥运会志愿者的培训管理 | 第42-44页 |
·培训的类型及内容 | 第42-43页 |
·培训项目的开发 | 第43页 |
·培训的组织实施 | 第43-44页 |
·奥运会志愿者的使用管理 | 第44-46页 |
·赛时奥组委的运行模式 | 第44-45页 |
·志愿者队伍的内部管理 | 第45页 |
·基于岗位的志愿者双重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奥运会志愿者的激励管理 | 第46-47页 |
·志愿者的期望 | 第46页 |
·激励的原则 | 第46-47页 |
·激励的实施 | 第47页 |
·奥运会志愿者的绩效管理 | 第47-50页 |
·绩效管理的目标 | 第47-48页 |
·绩效管理的步骤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奥运会志愿者成本收益分析 | 第50-54页 |
·奥运会志愿者成本分析 | 第50-52页 |
·奥运会志愿者收益分析 | 第52-53页 |
·实例分析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