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茂金属催化剂[2-Ph-Ind]2ZrCl2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1-己烯共聚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1-47页
 1.1 茂金属催化剂第11-14页
  1.1.1 发展历史第11页
  1.1.2 茂金属催化剂及其特点第11-12页
  1.1.3 茂金属催化剂类型第12-14页
   1.1.3.1 双茂茂金属催化剂第12-13页
   1.1.3.2 单茂茂金属催化剂第13页
   1.1.3.3 双核(多核)茂金属催化剂第13页
   1.1.3.4 载体茂金属催化剂第13-14页
  1.1.4 茂金属催化中心及其形成过程第14页
 1.2 茂金属催化剂在聚烯烃中的应用第14-17页
  1.2.1 聚乙烯第14-15页
  1.2.2 聚丙烯第15-16页
  1.2.3 聚苯乙烯第16页
  1.2.4 环烯烃聚合物第16-17页
 1.3 前景第17页
 1.4 桥联型双核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研究第17-27页
  1.4.1 富瓦烯型配体第18-19页
  1.4.2 碳桥联第19-21页
  1.4.3 硅桥联第21-25页
  1.4.4 双桥联催化剂第25-26页
  1.4.5 其它桥联催化剂第26-27页
 1.5 非桥联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第27-35页
  1.5.1 配体取代基对聚合物微结构的影响第28-30页
  1.5.2 中心金属原子对聚合物微结构的影响第30-32页
  1.5.3 非桥联茂金属结构与聚合特性的关系第32-35页
 1.6 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共聚合第35-41页
  1.6.1 催化体系及聚合活性第35-39页
  1.6.2 竞聚率及共聚物链结构第39-41页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41-43页
 Reference第43-4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47-54页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47-49页
  2.1.1 主要原料及精制第47-49页
  2.1.2 单体的精制与处理第49页
  2.1.3 气体精制第49页
 2.2 聚合反应操作第49-52页
 2.3 催化剂和聚合物的测试与表征第52-53页
  2.3.1 催化剂表征第52页
   2.3.1.1 核磁共振谱(NMR)第52页
   2.3.1.2 质谱(MS)第52页
   2.3.1.3 元素分析第52页
  2.3.2 聚合物的测试与表征第52-53页
   2.3.2.1 分子量(粘度法)第52-53页
   2.3.2.2 分子量及分布(GPC表征)第53页
   2.3.2.3 DSC热分析第53页
   2.3.2.4 聚合物序列分布表征(~(13)C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IR)第53页
 Reference第53-54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54-63页
 3.1 简介第54-55页
 3.2 配体及催化剂的合成第55-61页
  3.2.1 催化剂Cp_2TiCl_2的合成第55-56页
  3.2.2 二氯二茂锆(Cp_2ZrCl_2)的制备第56页
  3.2.3 合成催化剂CpZrCl_3第56-58页
  3.2.4 合成催化剂(2-Ph-Ind)_2ZrCl_2第58-60页
  3.2.5 制备催化剂CH_2(Ind)_2TiCl_2第60-61页
 References第61-63页
第四章 环烷基桥催化剂(CH_2)_4C(Cp)_2TiCl_2催化乙烯聚合研究第63-69页
 4.1 简介第63页
 4.2 实验部分第63-64页
  4.2.1 主要试剂的处理及聚合物表征第63-64页
  4.2.2 聚乙烯分子量的测定第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66页
 4.4 结论第66-67页
 References第67-69页
第五章 (2-PhInd)_2ZrCl_2/MAO催化乙烯/1-己烯共聚合第69-102页
 5.1 简介第69页
 5.2 共聚合活性变化规律第69-71页
 5.3 聚合条件对聚合物共单体含量的影响第71-77页
  5.3.1 聚合物微结构表征及共单体含量的测定第71-72页
  5.3.2 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及竞聚率第72-73页
  5.3.3 IR法测定共单体含量第73-76页
  5.3.4 聚合条件对聚合物共单体含量的影响第76-77页
 5.4 共聚物DSC表征及分析第77-87页
  5.4.1 简介第77-79页
  5.4.2 DSC曲线的初步分析第79-80页
  5.4.3 聚合物结晶尺寸分布第80-84页
  5.4.4 聚合物短支链分布(short-chain branching)第84-87页
 5.5 共单体含量的影响第87-90页
  5.5.1 共单体对熔点温度的影响第87-89页
  5.5.2 对结晶度的影响第89-90页
 5.6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第90-91页
 5.7 一些探讨第91-95页
 5.8 外磁场对(2-Phlnd)_2ZrCl_2催化乙烯/1-己烯反应的影响第95-99页
  5.8.1 对应聚合数据结果第95-96页
  5.8.2 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及竞聚率第96-97页
  5.8.3 聚合物的GPC曲线第97页
  5.8.4 DSC曲线的初步分析第97-99页
 5.9 小结第99页
 Reference第99-102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肠杆菌偏嗜性人γ干扰素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与表达
下一篇:基于波形不对称系数的新型变压器差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