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论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

前言第1-8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第9-20页
 (一) 弱势群体的概念第9-17页
  1.弱势群体的概念第9-11页
  2.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弱者群体与少数人群体第11-13页
  3.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第13-15页
  4.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第15-17页
 (二) 司法救济第17-20页
  1.实体权利受到侵害是司法救济产生的前提第17-18页
  2.司法救济的启动需要依当事人的请求第18页
  3.司法救济依照严格的中立和程序原则进行第18页
  4.司法救济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第18页
  5.司法救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受侵害的合法权益第18-20页
三、弱势群体的司法救济:认真对待权利第20-43页
 (一) 弱势群体司法救济的必要性第20-24页
  1.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正当性第20-22页
  2.弱势群体的权利与救济第22-23页
  3.司法救济是对权利最终、最强、最公正、也最示范性的保护,对弱势群体极具正义和希望的意义第23-24页
 (二) 弱势群体司法救济现状及分析第24-33页
  1.诉权与诉权真空第26-28页
  2.诉权与制度障碍第28-29页
  3.诉权与自由裁量第29-30页
  4.诉权与诉讼成本第30-32页
  5.诉权与法律意识第32-33页
 (三) 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司法救济第33-43页
  1.消除诉权行使的真空第33-36页
  2.建立完善劳动争议解决的司法制度第36-37页
  3.确立对起诉条件审查的监督机制第37-38页
  4.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第38-39页
  5.实施法律援助制度第39-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VA在平衡计分卡中的地位与作用
下一篇:电力企业财务状况质量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