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资源经济学论文

资源循环利用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3页
1 导  论第13-17页
2 定义与分类:对物质资源的新认识第17-25页
   ·物质资源的构成与分类第17-19页
   ·资源的基本特征第19-25页
     ·物质资源的自然属性第19-21页
     ·物质资源的社会属性第21-23页
     ·物质资源的基本内涵分析第23-25页
3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演进第25-35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行动第25-28页
   ·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与演进第28-31页
     ·循环经济在德国的演进第28-29页
     ·日本推进循环型社会的行动第29-30页
     ·美国循环经济模式的实践第30-31页
   ·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环境治理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第31-35页
     ·可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第32页
     ·生态工业(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第32-33页
     ·保护环境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目的与必然结果第33-35页
4 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研究第35-51页
   ·循环经济理念及其内涵分析第35-36页
     ·循环经济是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第35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第35-36页
     ·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第36页
   ·资源循环利用定义与基本特征第36-38页
     ·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定义第36-37页
     ·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特征第37-38页
     ·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要求第38页
   ·资源循环利用理论渊源探寻评述第38-45页
     ·鲍尔丁“宇航员经济学”的热力学视角第39-41页
     ·罗马俱乐部与“世界末日预言”第41-43页
     ·CES生产函数引出持久争论第43-44页
     ·海曼?戴利的“稳态经济”模型第44-45页
   ·二十一世纪资源循环利用理论的新拓展第45-51页
     ·莱斯特?布朗和他的生态经济理想第45-46页
     ·一个古老的新命题:资源供给极限第46-48页
     ·资源循环利用与社会公正第48-49页
     ·资源循环利用与技术进步第49-51页
5 资源循环利用典型性模型评析第51-63页
   ·RICARDO-MALTHUS 模型与可再生资源利用第51-55页
     ·历史渊源概述第51-53页
     ·Ricardo-Malthus 的人口-资源分析模型第53-55页
   ·HOTELLING模型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使用路径第55-58页
     ·概述第55-56页
     ·完全竞争与垄断条件下的最优化路径第56-57页
     ·一般均衡的动态最优化研究第57-58页
   ·MARKAL (MARKET ALLOCATION) 模型与资源优化利用第58-61页
     ·MARKAL模型的渊源第58-59页
     ·MARKAL模型的基本构成第59-61页
     ·MARKAL 模型的不足第61页
   ·三种经典模型的归纳简析第61-63页
6 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环流模型构造研究第63-85页
   ·不可再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第63-79页
     ·不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型第63-79页
   ·可持续前提下的不可再生资源优化使用路径分析第79-83页
     ·资源最优化使用路径分析第79-82页
     ·资源优化利用约束下的价格形成模型描述第82-83页
   ·新模型的简要阐析第83-85页
7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资源循环利用实践基础第85-101页
   ·我国自然资源简况及供需矛盾第85-90页
     ·对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的分析第85-86页
     ·水资源的保证程度第86-87页
     ·土地资源的保证程度第87-88页
     ·森林资源的保证程度第88-90页
   ·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评析第90-93页
     ·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第90-91页
     ·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取得较大进展第91页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第91-92页
     ·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有政策法规推动第92-93页
   ·主要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简况第93-98页
     ·资源开采中的综合开发利用第93-94页
     ·工业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第94-95页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第95-96页
     ·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第96页
     ·工业废气回收利用第96-97页
     ·流通与消费过程中的回收利用第97-98页
     ·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第98页
   ·我国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第98-101页
8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实证研究第101-113页
   ·我国能矿资源对经济支撑度的分析第101-107页
   ·废钢铁回收利用与铁矿石需求量的相关性分析第107-109页
   ·废纸回收利用与木材需求量相关分析第109-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9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径选择与行动策略第113-127页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的基本实现方式第113-114页
     ·宏观调控层面第113页
     ·产业重构层面第113-114页
     ·社会认同层面第114页
   ·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路径第114-118页
     ·资源的开发源头第115-116页
     ·资源投入生产中第116-117页
     ·社会生活消费后第117-118页
   ·促进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行动策略第118-127页
     ·提高意识第118-119页
     ·加强管理第119-120页
     ·筹措资金第120-121页
     ·开发技术第121-123页
     ·完善立法第123-127页
10 结  语第127-129页
致    谢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晚清来华外商经济行为的法律调整
下一篇:诱导性雄性不育和恢复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对小麦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