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2页 |
目录 | 第2-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主动网络的产生 | 第6页 |
·主动网络与传统网络的差异 | 第6-8页 |
·协议工程 | 第8-9页 |
·论文所作工作 | 第9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主动网络 | 第11-25页 |
·什么是主动网络 | 第11-12页 |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主动网络节点体系结构 | 第13-16页 |
·主动包 | 第16-18页 |
·主动包在主动节点的处理过程 | 第16-17页 |
·主动程序代码装载方式 | 第17-18页 |
·主动程序代码嵌入方式 | 第18页 |
·研究实例 | 第18-25页 |
·精明信息包(Smart Packet) | 第18-20页 |
·主动网络工具集(ANTS: Active Network Tool kits) | 第20页 |
·Switch Ware项目 | 第20-21页 |
·NetScript项目 | 第21页 |
·主动网络封装协议ANEP(Active Network Encapsulation Protocol) | 第21-23页 |
·PLANnet | 第23页 |
·M2BMA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IP选项的主动包 | 第25-36页 |
·IP数据报 | 第25-27页 |
·IP选项 | 第27-28页 |
·IP选项类型 | 第28-30页 |
·基于IP选项的数据报格式 | 第30-31页 |
·基于IP选项的主动包处理模型 | 第31-32页 |
·基于IP选项的主动节点软件体系结构形式化 | 第32-36页 |
第四章 基于IP选项主动包的软件结构 | 第36-46页 |
·主动IP软件结构 | 第36-39页 |
·分离模块的功能 | 第39-40页 |
·用RSL形式化分离模块功能 | 第40-41页 |
·分离模块功能的实现 | 第41-46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6-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