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插图附表目录 | 第12-16页 |
1 绪论 | 第16-24页 |
·引言--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两个问题 | 第16-20页 |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 | 第17-19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城市规划模式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论文选题及目的 | 第20-21页 |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23-24页 |
2 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建设 | 第24-44页 |
·生态建设的基础理论简述 | 第24-27页 |
·城市生态--生态城市 | 第24-25页 |
·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 | 第25-27页 |
·城市生态系统价值体系探索 | 第27-36页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类 | 第27-28页 |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 第28-29页 |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意义 | 第29-32页 |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 | 第32-36页 |
·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6-38页 |
·城市规划的新课题--城市生态规划 | 第38-44页 |
·城市生态规划的具体目标 | 第38-39页 |
·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 | 第40-44页 |
3 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城市经营 | 第44-58页 |
·城市经营的经济学背景 | 第46-47页 |
·自由主义经济学说 | 第46页 |
·经济干预主义学说 | 第46页 |
·第三条路 | 第46-47页 |
·城市经营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47-48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经营的内部张力 | 第47页 |
·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城市经营的外部推力 | 第47页 |
·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城市经营的制度设计 | 第47-48页 |
·城市经营理念解析 | 第48-51页 |
·对于城市经营的认识 | 第49-50页 |
·城市经营的内涵特征 | 第50-51页 |
·城市经营的积极意义 | 第51-52页 |
·建立城市发展资金流的良性循环 | 第51页 |
·促使政府部门的效率提高 | 第51页 |
·提升城市竞争力 | 第51-52页 |
·城市规划在城市经营中的定位 | 第52-54页 |
·城市规划与城市经营的关系 | 第52页 |
·以经营的思想规划城市 | 第52-53页 |
·城市规划也是生产力 | 第53页 |
·从城市规划角度发掘的城市经营新方式 | 第53-54页 |
·当前国内主要城市经营模式介绍 | 第54-58页 |
4 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矛盾与契合 | 第58-76页 |
·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外化矛盾 | 第58-60页 |
·市场经济和生态建设的矛盾 | 第58-59页 |
·用地矛盾 | 第59页 |
·投资矛盾 | 第59-60页 |
·收益核算矛盾 | 第60页 |
·城市经营中的生态失落 | 第60-64页 |
·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 第60-61页 |
·旅游业的过度开发 | 第61-62页 |
·城市美化的误区 | 第62-64页 |
·重建设轻管理 | 第64页 |
·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内在契合 | 第64-76页 |
·生态环境与城市兴衰息息相关 | 第64-67页 |
·目标一致性 | 第67-68页 |
·生态建设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 第68-71页 |
·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 第71-72页 |
·生态建设与区域共生 | 第72-74页 |
·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关系总结 | 第74-76页 |
5 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互动机制探索 | 第76-100页 |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真正竖立可持续发展观 | 第76页 |
·以城市生态经济平衡理论为指导,竖立正确的城市经营观 | 第76-78页 |
·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和生态建设之间的新型关系 | 第78-79页 |
·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生态系统外延价值内涵化 | 第78页 |
·共享资源有偿化,实现环境公平 | 第78-79页 |
·针对市场盲区强化管理 | 第79页 |
·建立新型的发展指标体系 | 第79-86页 |
·GDP的缺陷 | 第79页 |
·片面追求GDP的危害性 | 第79-80页 |
·科学的发展指标体系的探索 | 第80-84页 |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指标体系 | 第84-86页 |
·改革现有的政绩考核制度 | 第86-87页 |
·必要性 | 第86页 |
·相关措施 | 第86-87页 |
·对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实践意义 | 第87页 |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能动调控作用 | 第87-100页 |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 第88-90页 |
·认识和利用城市规划中的边缘效应 | 第90-95页 |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创造环境区位价值 | 第95-97页 |
·利用生态建设规划引导城市开发 | 第97-100页 |
6 城市规划中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整合 | 第100-116页 |
·总体规划阶段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整合 | 第100页 |
·整合原则 | 第100页 |
·工作步骤 | 第100页 |
·应用实例--重庆市西部新城(西永组团)概念规划 | 第100-110页 |
·项目背景及现状简介 | 第100-101页 |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 第101-102页 |
·构建城市绿地景观系统 | 第102-104页 |
·生态建设措施 | 第104-107页 |
·生态建设的“TOD”策划及投资收益预测 | 第107-110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生态建设与城市经营的整合 | 第110-111页 |
·整合原则 | 第110页 |
·作用机制 | 第110-111页 |
·应用实例--重庆九龙居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第111-116页 |
·现状条件分析 | 第111页 |
·总规与现状的矛盾 | 第111-112页 |
·规划对策 | 第112-113页 |
·九龙居住区环境区位价值评价 | 第113-116页 |
7 结语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