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 引言 | 第1-7页 |
| 一 证据开示制度概述 | 第7-17页 |
| (一) 证据开示制度历史考察 | 第7-9页 |
| 1 英美法系证据开示制度历史沿革 | 第7-8页 |
| 2 大陆法系证据开示制度历史变革 | 第8-9页 |
| (二) 证据开示制度的现行运作状况考察 | 第9-17页 |
| 1 英国的证据开示制度 | 第9-12页 |
| 2 美国的证据开示制度 | 第12-14页 |
| 3 意大利的证据开示制度 | 第14-15页 |
| 4 日本的证据开示制度 | 第15-17页 |
| 二 证据开示制度价值分析 | 第17-23页 |
| (一) 证据开示制度价值基础 | 第17-21页 |
| 1 价值一:公正 | 第17-19页 |
| 2 价值二:效率 | 第19-21页 |
| 3 价值三:辩护权保障 | 第21页 |
| (二) 证据开示制度利弊之争的焦点 | 第21-23页 |
| 1 证据开示是否会导致新的控辩不平等? | 第21-22页 |
| 2 证据开示是否会导致被告人做虚假陈述? | 第22页 |
| 3 证据开示是否会影响证人安全? | 第22-23页 |
| (三) 对证据开示制度的评价 | 第23页 |
| 三 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研究 | 第23-33页 |
| (一) 我国有无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 第23-24页 |
| (二) 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现状透视 | 第24-29页 |
| 1 我国现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规定 | 第25-26页 |
| 2 现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6-29页 |
| (三)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 | 第29-33页 |
| 四 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具体设想 | 第33-46页 |
| (一) 刑事证据开示的基本原则 | 第33-35页 |
| (二) 刑事证据开示的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 (三) 刑事证据开示的主体 | 第36-38页 |
| (四) 刑事证据开示的范围 | 第38-40页 |
| (五) 刑事证据开示的时间和地点 | 第40-42页 |
| (六) 刑事证据开示的具体操作程序 | 第42-43页 |
| (七) 法官在证据开示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3页 |
| (八) 对违反证据开示行为的制裁措施 | 第43-46页 |
| 结束语 | 第46-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