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网格与数据网格 | 第13-14页 |
·SIG与空间数据共享技术 | 第14-15页 |
·本文内容与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空间数据网格相关概念 | 第17-25页 |
·从集群到网格 | 第17-18页 |
·网格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网格与中间件技术、分布计算技术、P2P技术 | 第18页 |
·从SIG到Grid GIS | 第18-22页 |
·SIG | 第18-19页 |
·Grid GIS | 第19-21页 |
·Grid GIS与Web GIS、OpenGIS | 第21-22页 |
·从数据网格到空间数据网格 | 第22-24页 |
·数据网格 | 第22-23页 |
·空间数据网格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空间数据网格支撑技术 | 第25-49页 |
·Web Service | 第25-31页 |
·XML | 第27-28页 |
·SOAP | 第28-29页 |
·WSDL | 第29-30页 |
·UDDI | 第30-31页 |
·网格技术-Globus | 第31-35页 |
·五层沙漏模型 | 第31-33页 |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OGSA | 第33-35页 |
·OpenGIS | 第35-46页 |
·GML规范 | 第38-40页 |
·元数据规范 | 第40-42页 |
·目录服务与目录接口规范 | 第42-44页 |
·WMS规范 | 第44页 |
·WFS规范 | 第44-45页 |
·WCS规范 | 第45页 |
·OPenGIS网络服务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P2P技术 | 第46-48页 |
·基本概念 | 第46-47页 |
·特点 | 第47页 |
·模式分类 | 第47-48页 |
·应用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空间数据网格体系结构 | 第49-62页 |
·协议框架 | 第50页 |
·组件框架 | 第50-52页 |
·网络模式 | 第52-54页 |
·动态行为 | 第54-55页 |
·已有的空间数据共享产品解决方案 | 第55-61页 |
·Oracle Database 10g | 第55-56页 |
·ESRI g.net | 第56-59页 |
·GeoSurf | 第59-61页 |
·空间数据网格的特点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空间数据网格关键技术 | 第62-73页 |
·元数据目录 | 第62-68页 |
·LDAP基本模型 | 第62-63页 |
·基本数据类型 | 第63-65页 |
·双重映射机制 | 第65-67页 |
·元数据目录对象设计 | 第67-68页 |
·数据代理 | 第68-70页 |
·功能设计 | 第68-69页 |
·对象与接口设计 | 第69-70页 |
·网格空间数据库系统 | 第70-72页 |
·基本概念 | 第70-71页 |
·网格数据库体系结构 | 第71页 |
·数据访问与集成服务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实验系统 | 第73-88页 |
·软、硬件环境 | 第73页 |
·Java 2开发平台 | 第73-75页 |
·Java语言 | 第73-74页 |
·Java平台 | 第74-75页 |
·Globus Toolkit 3.0 | 第75-80页 |
·网格服务容器框架 | 第77-78页 |
·GSI | 第78-79页 |
·GridFTP、RFT和RLS | 第79页 |
·GRAM | 第79页 |
·MDS | 第79-80页 |
·GT3的Java编程环境 | 第80-83页 |
·网格服务服务器端编程模型 | 第80-81页 |
·网格服务客户端编程模型 | 第81-82页 |
·主机环境 | 第82-83页 |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83-87页 |
·概要设计 | 第83页 |
·环境构建 | 第83-84页 |
·数据服务组件 | 第84页 |
·数据请求组件 | 第84页 |
·操作实例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