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献综述 | 第1-16页 |
·引言 | 第7页 |
·自动氧化过程的机理 | 第7-8页 |
·天然抗氧化剂抗氧化作用机理 | 第8-10页 |
·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及抗氧化实验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脾脏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羊脾脏多肽的酶法制备 | 第16-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羊脾脏蛋白的制备 | 第17页 |
·用DPPH法比较不同饱和度下脾脏蛋白的抗氧化活性 | 第17-18页 |
·脾脏多肽的酶法制备 | 第18页 |
·脾蛋白及酶解液所含蛋白质浓度及总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 第18页 |
·氨基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 | 第18页 |
·水解度(DH) | 第18页 |
·根据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采用SAS对数据进行分析 | 第18页 |
·酶解前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脾脏多肽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 第18-20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0-31页 |
·不同(NH_4)_2SO_4饱和度下的脾脏蛋白电泳 | 第20页 |
·对分离沉淀后不同分子量的蛋白测DPPH清除率 | 第20-21页 |
·不同饱和度(NH_4)_2SO_4沉淀的脾脏蛋白酶解后的电泳图谱分析 | 第21页 |
·脾蛋白酶解液DPPH测试 | 第21-22页 |
·不同浓度L_(60)酶解液的DPPH测试 | 第22-23页 |
·酶解液条件的筛选 | 第23-31页 |
·确定最佳水解酶种类 | 第23-24页 |
·确定最佳酶解时间(其余均在理论最佳值) | 第24-25页 |
·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确定酶解的最佳温度、pH、加酶量 | 第25-27页 |
·酶解前后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分析 | 第27-29页 |
·脾脏多肽的鉴定与分离纯化 | 第29-31页 |
3 羊脾脏多肽体外抗氧化机理研究 | 第31-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脾脏多肽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31页 |
·脾脏多肽清除.OH效果的测定 | 第31-32页 |
·脾脏多肽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 | 第32页 |
·脾脏多肽对O_2~(?)消除作用的测定 | 第32-33页 |
·用DPPH法对脾肽与其它抗氧化剂间协同作用的测定 | 第33页 |
·食品模拟体系下研究脾肽的抗氧化效果 | 第33-3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42页 |
·不同浓度脾肽(F_3)还原能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不同浓度脾蛋白和脾多肽对.OH的清除作用的测定 | 第35-36页 |
·脾脏多肽清除DPPH能力的测定 | 第36-37页 |
·脾蛋白酶解液及脾蛋白对O_2~(?)的消除作用的测定 | 第37-38页 |
·用DPPH法对脾肽与其它抗氧化剂间的协同作用的测定 | 第38-39页 |
·食品模拟体系下脾肽的抗氧化效果 | 第39-42页 |
4 结论 | 第42页 |
5 建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