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1.连锁经营基本理论 | 第11-19页 |
1.1 连锁经营的界定 | 第11-12页 |
1.1.1 连锁经营的概念 | 第11页 |
1.1.2 连锁经营的特征 | 第11-12页 |
1.2 连锁经营的经营形态 | 第12-14页 |
1.2.1 正规连锁 | 第12-13页 |
1.2.2 自由连锁 | 第13页 |
1.2.3 特许连锁 | 第13-14页 |
1.3 连锁经营零售业态 | 第14-19页 |
1.3.1 美国连锁经营零售业态的四种分类 | 第15-16页 |
1.3.2 日本连锁经营零售业态的三种分类 | 第16页 |
1.3.1 中国连锁经营零售业态的四种分类 | 第16-19页 |
2.国外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2.1 西方零售商业的三次革命 | 第19-20页 |
2.2 美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及个案介绍 | 第20-24页 |
2.2.1 美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 | 第20-21页 |
2.2.2 个案介绍 | 第21-24页 |
2.3 日本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及个案介绍 | 第24-28页 |
2.3.1 日本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 | 第24-25页 |
2.3.2 个案介绍 | 第25-28页 |
3.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3.1 中国发展连锁经营的意义 | 第28-29页 |
3.1.1 有利于零售商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 第28页 |
3.1.2 有利于我国零售商业提高经济效益 | 第28页 |
3.1.3 有利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 第28页 |
3.1.4 有利于实现我国零售商业的现代化 | 第28-29页 |
3.1.5 有利于我国零售商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第29页 |
3.1.6 有利于解决商业网点布局与城乡分布的矛盾 | 第29页 |
3.2 中国已具备发展连锁商业的条件 | 第29-31页 |
3.2.1 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第29-30页 |
3.2.2 已具备了发展连锁经营的经济条件 | 第30页 |
3.2.3 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 第30-31页 |
3.2.4 中国的道路,通讯条件极大改善 | 第31页 |
3.3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3.4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 | 第32-35页 |
3.4.1 经营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 第32-33页 |
3.4.2 地区发展不均衡 | 第33-34页 |
3.4.3 内资连锁业占据主导地位,外资连锁业零售额仅占一成 | 第34页 |
3.4.4 传统的消费习惯开始转变 | 第34-35页 |
3.5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 | 第35-38页 |
3.5.1 总体规模将不断扩大 | 第35页 |
3.5.2 外商进入速度加快,竞争日益国际化 | 第35-36页 |
3.5.3 连锁经营方式向更多行业和业态延伸 | 第36页 |
3.5.4 连锁企业呈现出集中化、大型化特征 | 第36-37页 |
3.5.5 联合、并购、加盟成为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方式 | 第37-38页 |
4.中外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比较研究 | 第38-46页 |
4.1 规模比较 | 第38-40页 |
4.2 业态比较 | 第40-42页 |
4.3 促销手段比较 | 第42-44页 |
4.4 管理模式比较 | 第44-46页 |
5.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对策研究 | 第46-54页 |
5.1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5.1.1 连锁商业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 | 第46页 |
5.1.2 经营类型单一 | 第46页 |
5.1.3 连锁经营管理不规范 | 第46-47页 |
5.1.4 企业形象有待改善 | 第47页 |
5.1.5 企业缺乏凝聚力 | 第47页 |
5.2 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 第47-54页 |
5.2.1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宏观调控 | 第47-48页 |
5.2.2 建立大型连锁集团,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 第48页 |
5.2.3 实行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 第48-49页 |
5.2.4 完善连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实现管理规范化 | 第49-50页 |
5.2.5 合理布局经营网点,加快配送中心建设 | 第50页 |
5.2.6 着力打造连锁企业的服务和品牌,进行特色经营 | 第50-51页 |
5.2.7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 第51页 |
5.2.8 强力推进“定点超越”和“快鱼吃慢鱼”战略 | 第51-52页 |
5.2.9 开展电子商务,设立虚拟商店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5-56页 |
声明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