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孝泉—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3页 |
·裂缝研究的意义 | 第6页 |
·裂缝性储层测井评价的基本任务 | 第6-7页 |
·裂缝的测井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裂缝储层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裂缝储层参数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第2章 工区地质背景及储层特征 | 第13-19页 |
·工区地质简况 | 第13-14页 |
·研究层段岩性特征 | 第13页 |
·研究层段物性特征 | 第13-14页 |
·研究气藏勘探开发现状 | 第14-15页 |
·工区裂缝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工区的测井研究现状 | 第16页 |
·工区测井研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6-19页 |
第3章 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裂缝储层 | 第19-27页 |
·电阻率测井 | 第19-20页 |
·声波测井 | 第20-22页 |
·补偿中子测井 | 第22页 |
·补偿密度测井 | 第22-23页 |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 | 第23页 |
·工区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第23-27页 |
·裂缝的识别 | 第23-24页 |
·裂缝产状识别 | 第24-26页 |
·裂缝发育程序的评价 | 第26-27页 |
第4章 特殊测井资料评价裂缝储层 | 第27-36页 |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象测井 | 第27-30页 |
·裂缝的识别 | 第27-28页 |
·裂缝产状的识别 | 第28-30页 |
·长源距声波测井 | 第30-34页 |
·声波全波列波形图 | 第30-33页 |
·变密度记录图 | 第33-34页 |
·裂缝识别测井 | 第34-35页 |
·检测电导率异常 | 第35-36页 |
第5章 自组织神经网络评价裂缝储层 | 第36-41页 |
·神经网络简述 | 第36-37页 |
·自组织神经网络简述 | 第37-39页 |
·网络模型建立及预测 | 第39-41页 |
第6章 BP神经网络评价裂缝储层 | 第41-52页 |
·BP学习算法 | 第41-43页 |
·测井资料预处理 | 第43-48页 |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44页 |
·分层识别 | 第44-45页 |
·测井曲线滤波处理 | 第45-47页 |
·分层识别特征值的提取 | 第47页 |
·测井数据归一化处理 | 第47-48页 |
·建立网络模型 | 第48页 |
·网络的学习和预测 | 第48-49页 |
·实例分析 | 第49-52页 |
第7章 灰色系统理论评价裂缝储层 | 第52-57页 |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第52-53页 |
·灰色系统理论原理 | 第53-54页 |
·实例分析 | 第54-57页 |
·裂缝识别及裂缝发育程度的评价 | 第54-55页 |
·裂缝产状识别 | 第55-57页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