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高分子合成与性能预测的计算机模拟

第一章 绪论第1-17页
 1-1 计算机在化学上的应用第10-11页
  1-1-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第10页
  1-1-2 计算化学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第10页
  1-1-3 化学结构模拟和图形化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第10页
  1-1-4 化学数据库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第10-11页
  1-1-5 实验室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和数据收集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第11页
  1-1-6 计算机化学专家系统在化学化工上的应用第11页
 1-2 计算机模拟方法第11-13页
  1-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1-12页
  1-2-2 蒙特卡洛模拟第12-13页
  1-2-3 分子力学模拟第13页
 1-3 计算机在高分子学科中的应用#第13-15页
  1-3-1 高分子在石油化学应用方面的计算机模拟第13-14页
  1-3-2 高分子动力学模拟第14页
  1-3-3 高分子中的Monte Carlo模拟第14页
  1-3-4 聚合物性能预测第14-15页
 1-4 可供高分子学科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简介第15-16页
 1-5 本论文的工作设想第16-17页
第二章 共聚合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第17-31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基本原理第17-26页
  2-2-1 JJ(改进的直线交叉法)法测定竞聚率第18-19页
  2-2-2 截距斜率法(FR法)测定竞聚率第19-20页
  2-2-3 YBR法测定竞聚率第20-21页
  2-2-4 TM法(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测定竞聚率第21-23页
  2-2-5 动态搜索法测算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第23-24页
  2-2-6 共聚积分方程的应用第24-26页
  2-2-7 共聚物链段分布和链节分布第26页
 2-3 VB执行程序的操作界面及说明第26-29页
  2-3-1 共聚合竞聚率软件界面第26-28页
  2-3-2 共聚合积分方程应用软件界面第28-29页
 2-4 应用实例第29页
  2-4-1 共聚合反应实例第29页
  2-4-2 利用各种方法测算竞聚率的结果第29页
  2-4-3 竞聚率测算结果与讨论第29页
 2-5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聚氯乙烯缺陷结构生成的计算机模拟第31-37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基本原理第31-34页
 3-3 程序框图第34页
 3-4 VB执行程序的操作界面及说明第34-36页
 3-5 结果及讨论第36页
 3-6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高分子热降解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第37-47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基本原理第37-43页
  4-2-1 积分法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第38-40页
  4-2-2 改进的积分法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第40页
  4-2-3 微商法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第40-42页
  4-2-4 复合机制动力学方程第42-43页
 4-3 程序框图第43-44页
 4-4 VB执行程序的操作界面及说明第44-45页
 4-5 应用实例第45-46页
  4-5-1 实验数据第45-46页
  4-5-2 利用热降解动力学软件模拟数据结果第46页
 4-6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高分子性能预测(基团贡献法)第47-58页
 5-1 基本原理第47-48页
  5-1-1 基团贡献法的基本原理第47页
  5-1-2 基团贡献法的表达式第47-48页
 5-2 程序框图第48-49页
 5-3 VB执行程序的操作界面及说明第49-50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5-4-1 基团贡献法预测聚合物性能的实例第50-51页
  5-4-2 基团贡献法对聚合物性能模拟结果第51-57页
 5-5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高分子性能预测(关联指数法)第58-104页
 6-1 引言第58页
 6-2 基本原理第58-76页
  6-2-1 关联指数法的基本原理第58页
  6-2-2 聚合物的关联指数第58-60页
  6-2-3 聚合物各种性能的关联指数方程式及相关参数第60-76页
   6-2-3-1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比容的方程式及校正参数第60-62页
   6-2-3-2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范德华体积的方程式及校正参数第62-64页
   6-2-3-3 关联指数法预测室温下的摩尔体积的方程式及校正参数第64-65页
   6-2-3-4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内聚能和溶解度参数的方程式及校正参数第65-68页
   6-2-3-5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程式及结构校正参数第68-74页
   6-2-3-6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表面张力的方程式及结构校正参数第74-75页
   6-2-3-7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光学性能参数的方程式及结构校正参数第75页
   6-2-3-8 关联指数法预测聚合物介电性能的方程式及结构校正参数第75-76页
 6-3 VB执行程序的操作界面及说明第76-82页
  6-3-1 预测折光指数的软件界面第76-77页
  6-3-2 预测介电常数的软件界面第77-78页
  6-3-3 预测表面张力及摩尔体积的软件界面第78-80页
  6-3-4 预测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溶解度参数的软件界面第80-82页
 6-4 高分子各种性能预测及结果讨论第82-95页
  6-4-1 聚合物的摩尔体积的模拟结果第82-85页
  6-4-2 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的模拟结果第85-86页
  6-4-3 聚合物的折光指数的模拟结果第86-89页
  6-4-4 聚合物的介电常数的模拟结果第89-91页
  6-4-5 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模拟结果第91-95页
 6-5 新型聚酰亚胺的合成及聚酰亚胺类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预测第95-103页
  6-5-1 概述第95页
  6-5-2 主要原料及试剂第95页
  6-5-3 合成反应原理第95-96页
  6-5-4 合成方法第96页
  6-5-5 聚酰亚胺类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预测及结果讨论第96-103页
   6-5-5-1 完全由C、N、O、S和H原子构成的聚苯邻二甲酰亚胺的关联指数方程式第96-97页
   6-5-5-2 特殊结构的聚酰亚胺的分子式第97-102页
   6-5-5-3 具有特殊结构的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联指数方程第102-103页
 6-6 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杭州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调查和住房政策研究
下一篇: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