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及其SSR和ISSR标记分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24页
   ·玉米单倍体的产生途径第7-10页
     ·品种间杂交自发产生的孤雌生殖单倍体第7-8页
     ·ig、Stock单倍体技术第8-9页
     ·花药组织培养和花粉培养产生的单倍体第9页
     ·化学和物理方法诱导的单倍体第9-10页
     ·玉米雌穗、子房或胚珠的离体培养第10页
   ·单倍体发生的遗传机制第10-12页
     ·母本核基因的作用第10-11页
     ·细胞质的作用第11页
     ·父本的作用第11-12页
   ·单倍体的鉴定方法第12-15页
     ·细胞遗传学方法第12-13页
     ·形态学方法第13页
     ·放射性方法第13-14页
     ·遗传标记法第14-15页
   ·玉米单倍体育性表现和加倍第15-20页
     ·玉米单倍体的育性表现第15-16页
     ·玉米单倍体的化学加倍第16-17页
     ·影响化学加倍的因素第17-20页
   ·单倍体及DH系的应用第20-22页
     ·单倍体的应用第20-21页
     ·DH系的应用价值第21-22页
   ·单倍体和DH系的偏分离分析第22-23页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高效诱导单倍体的研究第24-31页
   ·前言第24-25页
   ·材料和方法第25-27页
     ·试验材料和处理第25页
     ·单倍体鉴别和数据统计第25-27页
   ·结果第27-30页
     ·花丝长短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频率的影响第27页
     ·授粉时期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单倍体频率的影响第27-28页
     ·花丝长短和授粉时期在单倍体诱导频率上的互作第28-30页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不同加倍方法对玉米单倍体加倍频率的影响第31-36页
   ·前言第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结果分析第32-34页
     ·不同处理方法对单倍体植株成活率的影响第32页
     ·不同处理方法对单倍体植株的散粉和结实的影响第32-33页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单倍体表现第33-34页
     ·DH系的表现第34页
   ·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产生单倍体的分子标记分离分析第36-42页
   ·前言第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玉米单倍体的产生第36页
     ·DNA的提取第36-37页
     ·引物选择第37页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扩增第37-38页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扩增第38页
     ·偏分离分析的方法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不同引物扩增图谱的谱带分离比例的统计和卡方测验第39页
     ·SSR分子标记的分析第39-40页
     ·ISSR分子标记的分析第40页
   ·讨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
下一篇: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