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多种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潜在分布预测
第一章 前言 | 第1-18页 |
1.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1. 1. 1 植被-气候分类的指标与体系 | 第9-16页 |
1. 1. 2 植物种潜在分布的模拟和预测 | 第16页 |
1. 2 研究植物种-气候相关性的原因和意义 | 第16-17页 |
1. 3 选择西部干旱区作为研究区域的原因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西部干旱区生态地理特征 | 第18-26页 |
2. 1 地理范围 | 第18页 |
2. 2 地形、地貌 | 第18-20页 |
2. 3 气候 | 第20-21页 |
2. 4 土壤 | 第21-22页 |
2. 5 植被 | 第22-25页 |
2. 6 人为活动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3. 1 植物种选择原则 | 第26-30页 |
3. 2 植物种分布资料的来源 | 第30页 |
3. 3 气象数据与气候指标 | 第30-31页 |
3. 4 植物种的生态气候分类方法 | 第31页 |
3. 5 植物种可能潜在分布区的模拟方法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西北干旱区植物种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 第32-57页 |
4. 1 植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 | 第32-46页 |
4. 2 植物种所对应的气候特征 | 第46-52页 |
4. 3 植物种的生态气候分类 | 第52-57页 |
第五章 西北干旱区植物种与气候的数量分类 | 第57-62页 |
5. 1 TWINSPAN数量分类 | 第57-60页 |
5. 2 植物种的综合生态气候分类 | 第60-62页 |
第六章 西北干旱区10种植物的可能潜在分布预测 | 第62-72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