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光度法光谱分析中的分离富集技术 | 第11-16页 |
·溶剂萃取分离富集技术 | 第11页 |
·浊点萃取分离富集技术 | 第11-12页 |
·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技术 | 第12页 |
·浮选分离富集技术 | 第12-13页 |
·液膜分离富集技术 | 第13-14页 |
·沉淀与共沉淀分离富集技术 | 第14页 |
·固相萃取与固相微萃取分离富集技术 | 第14-15页 |
·微波辅助萃取分离富集技术 | 第15-16页 |
·分离富集技术中的吸附材料 | 第16-17页 |
·硅胶 | 第16页 |
·活性炭 | 第16页 |
·树脂 | 第16-17页 |
·纤维 | 第17页 |
·新型吸附材料—纳米材料 | 第17-22页 |
·纳米材料分类 | 第17-18页 |
·纳米材料特性 | 第18-19页 |
·纳米材料吸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纳米材料在光度法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来源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 | 第24-27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材料表征 | 第25-27页 |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2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6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26页 |
·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纳米二氧化铈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的铬 | 第27-37页 |
·前言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室温固相法制备纳米 CeO_2 | 第28页 |
·纳米 CeO_2吸附 Cr(Ⅵ)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29-30页 |
·绘制工作曲线 | 第30-31页 |
·pH 值对纳米 CeO_2吸附 Cr(Ⅵ)的影响 | 第31页 |
·吸附时间对纳米 CeO_2吸附 Cr(Ⅵ)的影响 | 第31-32页 |
·吸附剂用量对纳米 CeO_2吸附 Cr(Ⅵ)的影响 | 第32-33页 |
·洗脱液浓度对纳米 CeO_2吸附 Cr(Ⅵ)的影响 | 第33页 |
·静态吸附容量 | 第33-34页 |
·富集倍数 | 第34页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34页 |
·方法检出限与精密度 | 第34-35页 |
·纳米材料的再生性能 | 第35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纳米二氧化铈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的铜 | 第37-46页 |
·前言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纳米 CeO_2吸附 Cu(Ⅱ)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绘制工作曲线 | 第39页 |
·pH值对纳米CeO2吸附Cu(Ⅱ)的影响 | 第39-40页 |
·吸附时间对纳米 CeO_2吸附 Cu(Ⅱ)的影响 | 第40-41页 |
·吸附剂用量对纳米 CeO_2吸附 Cu(Ⅱ)的影响 | 第41-42页 |
·洗脱液浓度对纳米 CeO_2吸附 Cu(Ⅱ)的影响 | 第42页 |
·静态吸附容量 | 第42页 |
·富集倍数 | 第42-43页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43-44页 |
·方法检出限与精密度 | 第44页 |
·纳米材料的再生性能 | 第44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纳米二氧化锆分离富集环境样品中的镉 | 第46-56页 |
·前言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水热法制备纳米 ZrO_2 | 第47页 |
·纳米 ZrO_2吸附 Cd(Ⅱ)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纳米材料的表征 | 第48-49页 |
·工作曲线的绘制 | 第49-50页 |
·pH 值对纳米 ZrO_2吸附 Cd(Ⅱ)的影响 | 第50页 |
·吸附时间对纳米 ZrO_2吸附 Cd(Ⅱ)的影响 | 第50-51页 |
·吸附剂用量对纳米 ZrO_2吸附 Cd(Ⅱ)的影响 | 第51-52页 |
·洗脱液浓度对纳米 ZrO_2吸附 Cd(Ⅱ)的影响 | 第52页 |
·静态吸附容量 | 第52-53页 |
·富集倍数 | 第53页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53-54页 |
·方法检出限与精密度 | 第54页 |
·纳米材料的再生性能 | 第54页 |
·实际样品分析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