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前言 | 第16-22页 |
1 柳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 第16-19页 |
2 柳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 第19-20页 |
3 旱柳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3 展望 | 第21页 |
4 大黄柳叶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大黄柳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 第22-95页 |
·大黄柳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 第22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22页 |
·样品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样品提取 | 第22-25页 |
·样品分离 | 第25-28页 |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第28页 |
·酸水解 | 第28页 |
·结构鉴定 | 第28-90页 |
·化合物1的鉴定 | 第28-39页 |
·化合物2的鉴定 | 第39-47页 |
·化合物3的鉴定 | 第47-55页 |
·化合物4的鉴定 | 第55-59页 |
·化合物5的鉴定 | 第59-66页 |
·化合物6的鉴定 | 第66-71页 |
·化合物7的鉴定 | 第71-79页 |
·化合物8的鉴定 | 第79-83页 |
·化合物9的鉴定 | 第83-90页 |
·讨论 | 第90-95页 |
·提取方法的考察 | 第90页 |
·分离方法的考察 | 第90-92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 | 第92-95页 |
第二章 大黄柳叶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 第95-10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5-97页 |
·实验动物 | 第95页 |
·实验材料 | 第95页 |
·试剂 | 第95页 |
·大黄柳叶促进脂肪分解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 | 第95页 |
·方法 | 第95-97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对高脂肪食小鼠体重、肝脏组织和胆固醇的影响 | 第95-96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对小肠刷状缘囊吸收脂肪酸的影响 | 第96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对口服玉米油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影响 | 第96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促进脂肪分解的活性测定 | 第96页 |
·胰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 第96-9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2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对高脂肪食小鼠体重、肝脏脂肪组织和胆固醇的影响 | 第97-98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对小肠刷状缘囊吸收脂肪酸的影响 | 第98-99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对口服玉米油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影响 | 第99-100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促进脂肪分解的活性测定 | 第100-102页 |
·大黄柳叶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对胰脂肪酶的作用 | 第102页 |
·讨论 | 第102-104页 |
第三章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柳叶中化合物1的含量 | 第104-11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04页 |
·材料 | 第104页 |
·仪器 | 第104页 |
·实验方法 | 第104-109页 |
·色谱条件 | 第104-105页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105页 |
·测试样品制备和测定 | 第105-108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108-109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109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109页 |
·讨论 | 第109-110页 |
第四章 大黄柳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 第110-113页 |
·仪器 | 第110页 |
·试剂 | 第110页 |
·分析测试条件 | 第110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110页 |
·大黄柳叶无机元素的测定 | 第110-11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13页 |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