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物质的衍生化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1 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引言 | 第7-8页 |
·糖类物质的GC分析 | 第8页 |
·糖类物质的HPLC分析 | 第8-19页 |
·色谱模式 | 第9-10页 |
·离子交换色谱法 | 第9页 |
·凝胶渗透色谱法 | 第9页 |
·糖专用分析柱 | 第9-10页 |
·直接检测模式 | 第10-11页 |
·示差折光检测器 | 第10页 |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第10页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第10-11页 |
·脉冲安培检测器 | 第11页 |
·衍生化方法 | 第11-18页 |
·柱前衍生 | 第11-15页 |
·柱后衍生 | 第15-18页 |
·质谱检测 | 第18-19页 |
·糖类物质的CE分析 | 第19-20页 |
·结论 | 第20-22页 |
2 PMP柱前衍生化方法的确立 | 第22-32页 |
·引言 | 第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仪器 | 第22-23页 |
·试剂 | 第23页 |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HPLC条件 | 第23页 |
·ESI-MS条件 | 第23页 |
·衍生化过程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1页 |
·衍生化方法的考察 | 第23-24页 |
·有机萃取剂的选择 | 第24-26页 |
·最佳衍生化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26-28页 |
·衍生产物结构的确定 | 第28-29页 |
·衍生产物稳定性评价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3 PMP-单糖衍生产物的分离分析 | 第32-47页 |
·引言 | 第32页 |
·单糖分析的柱前衍生化-HPLC方法建立 | 第32-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5种标准单糖混合样的衍生 | 第32-33页 |
·HPLC条件 | 第33页 |
·HPLC分离5种单糖的方法建立 | 第33-35页 |
·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33-34页 |
·进样精密度和方法重复性考察 | 第34-35页 |
·UV及MS用于单糖衍生物的检测 | 第35-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标准品系列浓度溶液的配制 | 第36页 |
·质谱条件 | 第36-37页 |
·方法比较(线性关系和最小检测限的考察) | 第37-38页 |
·UV检测 | 第37页 |
·ESI-MS检测 | 第37-38页 |
·实际样品中5种单糖的测定 | 第38-43页 |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实际样品的衍生 | 第38-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实际样品中5种单糖的测定 | 第39-43页 |
·植物果实 | 第39-40页 |
·其它样品 | 第40-43页 |
·HPLC和MEKC用于单糖分离的比较 | 第43-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MEKC分离5种单糖衍生物的方法建立 | 第43-45页 |
·MEKC分离实际样品中的单糖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4 聚糖物质的研究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聚糖纯度和分子量的测定 | 第47-50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47页 |
·标准品的配制 | 第47-48页 |
·实际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HPGPC条件 | 第48页 |
·ELSD条件 | 第48页 |
·质谱条件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PMP衍生法用于聚糖物质的研究 | 第50-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仪器与药品 | 第50-51页 |
·实际样品的制备 | 第51页 |
·HPLC条件 | 第51页 |
·质谱条件 | 第51页 |
·双糖的衍生 | 第51-52页 |
·低聚糖的衍生 | 第52-53页 |
·多糖的衍生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