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穗分枝小麦的来源 | 第11页 |
·穗分枝小麦的形态学 | 第11-12页 |
·穗分枝基因的遗传分析及稳定性 | 第12-13页 |
·小麦穗分枝特性的应用 | 第13-14页 |
·数量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14-20页 |
·数量性状位点简介及 QTL 分析方法 | 第14-16页 |
·常用作图群体 | 第16-17页 |
·常用分子标记 | 第17-20页 |
·QTL 定位方法 | 第20-23页 |
·单标记作图法(Individual Marker Mapping,IMM) | 第21页 |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 | 第21-22页 |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 | 第22页 |
·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ixed-model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 | 第22页 |
·Bayesian 分析法 | 第22页 |
·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 第22-23页 |
·常用统计软件 | 第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5-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5页 |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SSR 引物的来源 | 第26页 |
·SSR 引物筛选 | 第26页 |
·PCR 扩增 | 第26页 |
·扩增产物检测 | 第26-29页 |
·标记统计 | 第29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亲本及 DH 群体的遗传分析 | 第30-37页 |
·亲本及 DH 群体的性状表现 | 第30页 |
·DH 群体各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0-34页 |
·DH 群体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4-35页 |
·DH 群体分枝指数的遗传分析 | 第35-37页 |
·穗分枝基因的QTL定位 | 第37-42页 |
·微卫星(SSR)引物的筛选 | 第37页 |
·SSR 微卫星的连锁分析 | 第37-38页 |
·遗传距离计算 | 第38-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5页 |
·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42-43页 |
·DH群体分枝指数的遗传分析 | 第43页 |
·穗分枝基因的 QTL 定位分析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会议情况 | 第51-52页 |
附录 引物序列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