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开放结构控制器的研究及其在活塞加工中的应用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0页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6-17页
   ·开放结构控制器的发展第17-23页
     ·开放结构控制器产生的背景第17-18页
     ·开放结构控制器的定义第18-20页
     ·控制器的结构形式第20-21页
     ·开放结构控制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第21-23页
       ·开放结构控制器的发展现状第21-22页
       ·开放结构控制器的发展趋势第22-23页
   ·运动控制现场总线的发展第23-26页
   ·活塞异型外圆加工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2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典型开放结构控制器的体系结构第30-53页
   ·OSACA系统分析第30-39页
     ·概述第30页
     ·参考结构第30-36页
       ·定义第30-31页
       ·功能单元介绍第31-34页
       ·AO接口方法第34页
       ·AO行为表达方法第34-36页
     ·通信系统第36-38页
     ·系统配置集成过程第38-39页
       ·配置原则第38页
       ·配置系统描述第38-39页
       ·OSACA配置系统中的基本元素第39页
   ·OMAC系统分析第39-45页
     ·参考模型第39-40页
     ·设计方法第40-44页
       ·客户/服务器模型第40-41页
       ·代理商技术第41页
       ·基础构件第41页
       ·行为模型第41-44页
     ·系统配置集成过程第44-45页
   ·OSEC系统分析第45-50页
     ·抽象结构模型第45页
     ·功能结构模型第45-47页
     ·实现模型第47-50页
   ·典型开放结构控制器体系结构的比较及结论第50-52页
     ·API的比较第50-51页
     ·参考结构的比较第51页
     ·系统平台的比较第51页
     ·结论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软件化开放结构控制器平台第53-74页
   ·平台设计目标与方法第53-54页
   ·SOAP体系结构第54-56页
   ·组件结构及行为描述第56-69页
     ·为什么使用组件?第56页
     ·组件的结构第56-59页
       ·从客户机角度看组件第56-57页
       ·从组件开发者角度看组件第57-59页
     ·组件的行为描述方式第59-62页
       ·有限状态机的语义第59-60页
       ·有限状态机的实现第60-62页
     ·功能模块的设计模式第62-69页
       ·运动控制功能模块第62-64页
       ·轴控制功能模块第64-65页
       ·逻辑控制功能模块第65-67页
       ·调度更新功能模块第67页
       ·人机控制功能模块第67-69页
   ·通信系统第69-72页
     ·ORB间的互操作第69-70页
       ·概述第69页
       ·GIOP连接管理第69-70页
       ·TCP/IP连接方法第70页
     ·对象适配器第70-72页
       ·概述第70-71页
       ·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模型体系结构第71-72页
       ·请求的处理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运动控制现场总线第74-92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74-75页
   ·网络互连参考模型第75页
   ·物理层协议第75-76页
   ·数据链路层协议第76-82页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第76页
     ·SCOM报文结构第76-81页
     ·差错控制第81-82页
   ·现场总线访问子层第82-88页
     ·总线通讯的时序第82-83页
     ·同步机制第83页
     ·非周期数据交换第83-85页
       ·概述第83-84页
       ·服务通道的传送机制第84-85页
     ·错误处理第85-88页
       ·概述第85页
       ·保文错误第85-87页
       ·握手超时第87-88页
       ·服务通道中的错误信息第88页
   ·SCOM系统初始化第88页
   ·SCOM用户层接口第88-91页
     ·SCOM-001电气原理第88-89页
     ·用户层接口第89-91页
       ·概述第89-90页
       ·SCOM-001的API第90-91页
       ·SCOM-001驱动程序结构第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活塞加工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第92-111页
   ·活塞形线分析第92-95页
     ·横向形线及其变化规律第92-94页
     ·横向形线沿活塞高度的变化规律第94页
     ·活塞纵向形线特征第94-95页
   ·活塞加工运动学建模第95-99页
     ·机床运动分析第95-96页
     ·各种形线的统一数学表示第96-99页
   ·刀架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第99-105页
     ·概述第99-100页
     ·刀架结构及其动态特征第100-105页
       ·刀架结构第100页
       ·刀架结构物理模型及其基频的计算第100-104页
       ·刀架的动力学模型及其特性分析第104-105页
   ·电液伺服系统分析第105-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6章 异型外圆活塞加工控制系统的实现第111-136页
   ·硬件平台的架构第111-113页
   ·车床控制系统基本功能组件的实现第113-123页
     ·译码组件第114-117页
     ·运动学组件第117-121页
     ·轨迹规划组件第121-123页
     ·轨迹控制组件第123页
   ·活塞外圆加工控制系统的实现第123-134页
     ·形线数据结构第123-125页
     ·伺服刀架的系统辨识第125-129页
       ·系统建模第125页
       ·系统辨识实验设计第125-127页
       ·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及模型修正第127-129页
     ·伺服刀架控制系统的校正第129-133页
       ·刀架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案第129-130页
       ·刀架控制系统的校正过程及结果第130-133页
     ·液压伺服刀架系统的外圆加工第133-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7章 结论及展望第136-141页
   ·全文总结第136-139页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9页
   ·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9页
附录1 SCOM数据结构和内容第149-15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鲁中南山地地貌面与地貌演进研究——以泰鲁山地为例
下一篇:IPv4/IPv6过渡阶段网络安全工具的实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