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12页 |
第一部分 防卫权的本质及其种类 | 第12-32页 |
一、 防卫权的本质 | 第12-16页 |
(一) 防卫权是一种权利、一种法定的权利 | 第12-14页 |
(二) 防卫权是公民合法权利得以及时救济的一种特别方式 | 第14-15页 |
(三) 防卫权是一种具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 第15-16页 |
二、 防卫权的特征 | 第16-23页 |
(一) 防卫权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定依据 | 第16-18页 |
(二) 防卫权的实施必须具有目的的正当性 | 第18-20页 |
(三) 防卫权的实施必须具有排害性 | 第20-22页 |
(四) 防卫权的实施必须具有限制性 | 第22-23页 |
三、 防卫权的种类 | 第23-32页 |
(一) 本人防卫和他人防卫 | 第23-25页 |
(二) 人身防卫和财产防卫 | 第25-27页 |
(三) 有限防卫和无限防卫 | 第27-30页 |
(四) 自愿防卫和职务防卫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 防卫权的限制 | 第32-56页 |
一、 防卫权限制的含义 | 第32-33页 |
二、 防卫权限制的依据 | 第33-46页 |
(一) 防卫权限制的理论依据 | 第33-38页 |
(二) 防卫权限制的政策依据 | 第38-40页 |
(三) 防卫权限制的价值依据 | 第40-44页 |
(四) 防卫权限制的法律依据 | 第44-46页 |
三、 防卫权限制的立法现状 | 第46-51页 |
(一) 一般的正当防卫的限制要求 | 第46-49页 |
(二) 特殊的正当防卫的限制要求 | 第49-51页 |
四、 防卫权限制的司法运用 | 第51-56页 |
(一) 考察防卫权限制应把握的主要关键环节 | 第51-53页 |
(二) 特别防卫权使用条件的把握 | 第53-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