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棉粕固态发酵及游离棉酚降解的研究

缩略词表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棉粕概况第11-12页
   ·棉粕的营养特性第12-13页
   ·棉粕中存在的主要抗营养因子第13-15页
     ·棉酚及其衍生物第13-14页
     ·环丙烯脂肪酸(CPFA)第14页
     ·植酸(PA)第14-15页
     ·单宁(tannin)第15页
     ·非淀粉多糖(NSP)和低聚糖类物质第15页
   ·棉酚对动物的影响第15-17页
     ·棉酚对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第16-17页
     ·棉酚对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第17页
     ·棉酚对动物其它机能的影响第17页
   ·棉酚的测定方法第17-18页
     ·分光光度法第17-18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第18页
     ·薄层色谱(TLC)法第18页
     ·其它棉酚测定方法第18页
   ·棉粕脱毒研究进展第18-24页
     ·物理脱毒法第19-20页
     ·化学脱毒法第20-21页
     ·生物脱毒法第21-24页
   ·棉粕固态发酵技术研究第24-26页
     ·固态发酵技术第24-25页
     ·棉粕固态发酵技术条件第25-26页
   ·固态发酵棉粕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6页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6-28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26-2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棉粕发酵菌种的筛选第28-38页
   ·前言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4页
     ·原料与菌种第28页
     ·培养基第2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8-29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29-30页
     ·试验方法第30-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平板透明圈法试验结果第34-35页
     ·蛋白酶活力标准曲线的测定第35页
     ·各菌株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第35页
     ·棉粕固态发酵试验第35-36页
     ·菌种最适生长温度的测定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棉粕发酵条件优化第38-49页
   ·前言第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3页
     ·原料与菌种第38页
     ·培养基第3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8-39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39-40页
     ·试验方法第40-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棉粕发酵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第43-44页
     ·正交实验结果第44-46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6页
     ·棉粕发酵条件的确定第46页
     ·棉粕发酵时间的优化第46-47页
     ·棉粕中大分子蛋白质降解情况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变化第49-58页
   ·前言第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2页
     ·原料与菌种第49页
     ·培养基第49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9-50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50页
     ·试验方法第50-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棉酚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2-53页
     ·棉粕最佳发酵条件下 FG 含量的变化第53-54页
     ·不同芽孢杆菌发酵棉粕后 FG 含量的变化第54页
     ·不同酵母菌发酵棉粕后 FG 含量的变化第54-55页
     ·不同处理对棉粕中 FG 含量的影响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混合粕类发酵实验第58-69页
   ·前言第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2页
     ·原料与菌种第58页
     ·培养基第5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8-59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59页
     ·试验方法第59-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混合粕类发酵实验结果第62-63页
     ·混合粕类发酵最优配比的确定第63页
     ·发酵前后混合粕类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第63-67页
     ·发酵前后混合粕类样品 SDS-PAGE 分析结果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丁铵黑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美网站灾难新闻报道中所涉及人物的言语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