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流圆筒吻(鱼句)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1 前言 | 第6页 |
| 1.1 吻鮈属研究概况 | 第6页 |
| 1.2 圆筒吻鮈的研究概况 | 第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8页 |
| 2.1 标本来源和数量 | 第6-7页 |
| 2.2 标本的处理 | 第7页 |
| 2.3 数据的处理 | 第7-8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8-26页 |
| 3.1 形态特征及其变异 | 第8-9页 |
| 3.2 年龄与生长 | 第9-18页 |
| 3.2.1 鳞片的形态特征 | 第9页 |
| 3.2.2 年轮特征 | 第9-10页 |
| 3.2.3 幼轮、副轮及生殖轮 | 第10页 |
| 3.2.4 年龄组的划分和年轮形成的时期 | 第10页 |
| 3.2.5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 第10-11页 |
| 3.2.6 各龄组的体长退算 | 第11-12页 |
| 3.2.7 渔获物的年龄组成 | 第12页 |
| 3.2.8 渔获物的体长和体重组成 | 第12-13页 |
| 3.2.9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 | 第13-14页 |
| 3.2.10 生长方程及其参数 | 第14-15页 |
| 3.2.11 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 第15-17页 |
| 3.2.12 生长指标和年增积量 | 第17页 |
| 3.2.13 丰满度 | 第17-18页 |
| 3.3 食性 | 第18-19页 |
| 3.3.1 食物组成 | 第18页 |
| 3.3.2 摄食与相应器官的关系 | 第18-19页 |
| 3.4 繁殖 | 第19-26页 |
| 3.4.1 卵巢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 第19页 |
| 3.4.2 卵巢的发育与组织学分期 | 第19-23页 |
| 3.4.3 卵母细胞的发育与组织学分期 | 第23页 |
| 3.4.4 精巢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 第23页 |
| 3.4.5 精巢的发育与组织学分期 | 第23-24页 |
| 3.4.6 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及产卵类型 | 第24-25页 |
| 3.4.7 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 | 第25页 |
| 3.4.8 性比和性成熟最小型 | 第25-26页 |
| 3.4.9 副性征 | 第26页 |
| 3.4.10 生殖群体的年龄组成和体长组成 | 第26页 |
| 4 讨论 | 第26-32页 |
| 4.1 圆筒吻鮈的年轮特征 | 第26-27页 |
| 4.2 圆筒吻鮈的生长差异 | 第27-28页 |
| 4.3 圆筒吻鮈的生活史类型 | 第28页 |
| 4.4 卵黄核的变化 | 第28-29页 |
| 4.5 卵膜的结构及生理特点 | 第29页 |
| 4.6 核仁排出物的作用 | 第29-30页 |
| 4.7 圆筒吻鮈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第30-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34-36页 |
| 图版及说明 | 第36-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