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一、 引言 | 第6-10页 |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20页 |
(一)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0-17页 |
(二) 实验动物的分组、制模及处理 | 第17-19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三、 结果 | 第20-50页 |
(一) 血脂及血清脂蛋白各组分胆固醇含量的变化 | 第20-24页 |
(二) 血清脂蛋白谱各区带的变化 | 第24-41页 |
(三)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变化 | 第41-43页 |
(四) 主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变化 | 第43-48页 |
(五) 血清一氧化氮的变化 | 第48-50页 |
四、 讨论 | 第50-56页 |
(一) 选择四种方药的原因 | 第50页 |
(二) 血脂及脂蛋白各组分胆固醇含量与AS的关系 | 第50-51页 |
(三) 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清脂蛋白谱的变化规律 | 第51-52页 |
(四) 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家兔AS病变的关系 | 第52页 |
(五) 血清NO与实验性高脂血症及家兔AS的关系 | 第52-53页 |
(六) 中药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 | 第53页 |
(七) 中药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 第53-54页 |
(八) 中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血清NO的影响 | 第54页 |
(九) 四种方药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异同 | 第54-55页 |
(十) 从四种方药的疗效看中医、西医调脂方法的异同 | 第55-56页 |
五、 结论 | 第56-57页 |
六、 致谢 | 第57-58页 |
七、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八、 文献综述 | 第61-71页 |
(一) 高脂血症辨证治疗进展 | 第61-67页 |
(二) 中药专方及单味药治疗高脂血症进展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