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间隙连接基因cx32、cx43 mRNA及其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以及信号转导机制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6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6-18页
前言第18-20页
文献回顾第20-39页
 一、间隙连接的形态与结构第20-22页
 二、间隙连接多基因家族第22-24页
 三、间隙连接的功能第24-26页
 四、间隙连接功能的调节第26-31页
 五、间隙连接的研究方法第31-32页
 六、间隙连接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研究现状第32-39页
实验部分第39-112页
 第一部分 间隙连接蛋白Cx32、Cx43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第39-63页
  前言第39-41页
  1 材料第41-43页
   ·标本来源第41页
   ·细胞系第41页
   ·主要仪器第41-42页
   ·主要试剂第42-43页
  2 方法第43-46页
   ·免疫组织化学第43-44页
     ·SP免疫组织化学第43页
     ·结果判定第43-44页
   ·细胞培养第44页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44-45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第44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4-45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第45-46页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第45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位、定量分析第45-46页
  3 结果第46-59页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第46-49页
   ·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第49-53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第53-59页
  4 讨论第59-63页
 第二部分 间隙连接基因cx32、cx43mRNA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第63-86页
  前言第63-65页
  1 材料第65-70页
   ·细胞系第65页
   ·质粒与菌种第65页
   ·主要仪器第65-66页
   ·主要试剂第66-67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67-70页
  2 方法第70-77页
   ·组织mRNA原位杂交第70-75页
     ·组织切片准备第70页
     ·质粒的大量提取第70-71页
     ·质粒的纯化第71页
     ·质粒的酶切鉴定第71-72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72页
     ·目的基因片段回收及纯化第72页
     ·探针标记第72-73页
     ·mRNA原位杂交第73-74页
     ·结果判定第74-75页
   ·培养细胞mRNA原位杂交第75-77页
     ·探针制备、标记第75页
     ·mRNA原位杂交第75-76页
     ·结果判定第76-77页
  3 结果第77-84页
   ·组织mRNA原位杂交结果第77-81页
   ·细胞mRNA原位杂交结果第81-84页
  4 讨论第84-86页
 第三部分 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和cx基因信号转导机制的初步研究第86-112页
  前言第86-88页
  1 材料第88-93页
   ·细胞系第88页
   ·主要仪器第88页
   ·主要试剂第88-89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89-93页
  2 方法第93-97页
   ·细胞培养第93页
   ·Lucifer Yellow划痕标记荧光传输法第93页
   ·细胞内第二信使Ca~(2+)含量测定第93-94页
     ·Fluo-3 AM负载第93-94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Ca~(2+)]i第94页
   ·Cx32、Cx43蛋白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第94-97页
     ·细胞裂解第94-95页
     ·SDS-PAGE电泳第95-96页
     ·Western blot第96-97页
  3 结果第97-109页
   ·间隙连接通讯功能测定结果第97-99页
   ·细胞内第二信使[Ca~(2+)]i含量分析结果第99-106页
   ·Cx32、Cx43蛋白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结果第106-109页
  4 讨论第109-112页
结论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附录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蟾毒精及补骨脂素类抗癌作用研究
下一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53和核转录因子NF-κB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