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抗肿瘤药物分类 | 第8-15页 |
·抗肿瘤中草药 | 第8-9页 |
·大分子抗肿瘤药物 | 第9-10页 |
·金属配合物类抗肿瘤药物 | 第10-15页 |
·抗肿瘤药物小分子与DNA的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抑制端粒酶活性 | 第15页 |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 | 第15页 |
·自由基清除作用 | 第15-16页 |
·影响拓扑异构酶 | 第16页 |
·调控DNA的修复作用 | 第16页 |
·药物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紫外可见光谱法 | 第16-17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17页 |
·电化学法 | 第17页 |
·色谱法 | 第17-18页 |
·X-射线衍射法 | 第18页 |
·核磁共振法 | 第18页 |
·生物学方法 | 第18页 |
·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3页 |
第二章 9-蒽醛异烟基腙与过渡金属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配合物的组成与表征 | 第25-26页 |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DNA浓度 | 第26页 |
·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 | 第26-28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 | 第28-29页 |
·粘度法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图 | 第32-35页 |
第三章 9-蒽醛对羟基苯甲酰腙与过渡金属配Cu(Ⅱ)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35-47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步骤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配合物的组成与表征 | 第37-38页 |
·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 | 第38-39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 | 第39-40页 |
·粘度法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图 | 第44-47页 |
第四章 9-蒽醛缩氨基硫脲希夫碱及过渡金属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47-59页 |
·引言 | 第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7页 |
·实验步骤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3页 |
·配合物的组成与表征 | 第49-50页 |
·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 | 第50-51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 | 第51-53页 |
·粘度法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图 | 第56-59页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59-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