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采用静电纺技术与编织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复合人工血管支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4页
   ·血管研究的现状第13-18页
     ·人工血管的研究进展第14页
     ·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血液相容性以及提高血液相容性的技术第18-23页
     ·血栓的形成第18页
     ·血液相容性概念第18-19页
     ·血液相容性评价方法第19-20页
     ·提高血液相容性的技术第20-23页
   ·静电纺第23-25页
     ·静电纺原理第24页
     ·静电纺纤维的影响因素第24页
     ·静电纺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第24-25页
   ·编织第25-26页
     ·编织机工作原理第25-26页
     ·对编织机的具体工艺要求第26页
     ·编织工艺参数第26页
   ·后处理第26-28页
     ·热定型的机理第27页
     ·涂层第27-28页
   ·几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材料第28-30页
     ·聚乳酸(PLA)第28-29页
     ·聚己内酯(PCL)第29页
     ·聚乙丙交酯(PGLA)第29-30页
     ·聚己内酯与左旋聚乳酸共聚物第30页
   ·组织工程血管的展望第30-3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1-34页
     ·研究意义第31页
     ·研究内容第31-32页
     ·创新点第32-34页
第二章 P(LLA-CL)静电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第34-59页
   ·引言第34-35页
   ·实验部分第35-39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5-36页
     ·溶液配制及静电纺丝第36-37页
     ·形态表征第37页
     ·红外图谱分析第37页
     ·X-射线衍射分析第37页
     ·亲疏水性研究第37-38页
     ·孔隙率研究第38页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57页
     ·纺丝溶液浓度与纤维形态的关系第39-44页
     ·红外光谱第44-45页
     ·XRD图谱分析第45-47页
     ·孔隙率研究第47-49页
     ·水接触角分析第49-52页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第52-57页
   ·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纳米纤维编织管和复合管的制备及表征第59-73页
   ·引言第59-60页
   ·实验部分第60-65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60页
     ·编织第60-61页
     ·后处理第61-63页
     ·正交试验方案第63-64页
     ·孔隙率研究第64页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第64-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2页
     ·热定型第66-68页
     ·编织材料对孔隙率的影响第68-70页
     ·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第70-71页
     ·膜、管及复合管的力学性能比较第71-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生物相容性及动物实验第73-88页
   ·引言第73-74页
   ·实验部分第74-80页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74-75页
     ·材料准备第75页
     ·细胞培养第75-77页
     ·MTT实验第77页
     ·细胞微观形貌观察第77页
     ·实验原理第77-79页
     ·动物实验第79-80页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静电纺纤维膜的细胞粘附第80-81页
     ·静电纺纤维膜的细胞增殖第81-83页
     ·细胞微观形貌观察第83-86页
     ·血管支架在动物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分析第86-87页
   ·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8-91页
   ·主要结论第88-90页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第97-98页
谢辞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织工程人工肌腱支架的制备工艺及降解性能研究
下一篇:静电纺纳米纤维交联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