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公民记者”的概念 | 第9-17页 |
(一) “公民记者”的概念及本质 | 第9-11页 |
1. “公民新闻”的概念 | 第9-10页 |
2. “公民记者”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公民记者”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11-17页 |
1. “公民记者”与新闻线人的比较 | 第12-14页 |
(1) “公民记者”与新闻线人的联系 | 第12-13页 |
(2) “公民记者”与新闻线人的区别 | 第13-14页 |
2. “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的差异 | 第14-17页 |
二、“公民记者”在民主社会兴起的必然性 | 第17-29页 |
(一) 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 第17-21页 |
1. “公民记者”的民主理论源泉 | 第17-19页 |
2. “公民记者”的兴起是当今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需求 | 第19-21页 |
(二) 法律政策的有力支持 | 第21-24页 |
(三) 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与行动力的增强 | 第24-29页 |
三、“公民记者”与传统新闻媒体的关系 | 第29-38页 |
(一) 二者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舆论力量 | 第29-30页 |
(二) 媒体“失语”促使“公民记者”成长和扩大 | 第30-32页 |
(三) 对“公民记者”对传统媒体发展的作用 | 第32-35页 |
1. “公民记者”趋于成熟有利于巩固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 | 第32-33页 |
2. “公民记者”趋于成熟有利于敦促传统媒体树立正确的“服务群众”的职业理念 | 第33页 |
3. “公民记者”趋于成熟有利于完善对传统媒体的监督 | 第33-35页 |
(四) 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正视、合作 | 第35-38页 |
四、对如何规范“公民记者”的行为的思考 | 第38-44页 |
(一) 对“公民记者”规范必要性 | 第38-39页 |
1. 影响“公民记者”报道客观性的因素 | 第38-39页 |
2. “公民记者”发展所依托的新媒介的要求 | 第39页 |
3. “公民记者”良性且长远发展的需要 | 第39页 |
(二) 现存对“公民记者”行为规范方式 | 第39-41页 |
(三) 对“公民记者”行为规范方式的建议 | 第41-44页 |
1. 法律层面 | 第41-42页 |
2. 道德层面 | 第42-43页 |
3. 新闻规律层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