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引言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15页 |
|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直接混合法 | 第16页 |
| ·微乳法 | 第16页 |
| ·热裂解法 | 第16页 |
| ·酯交换法 | 第16-20页 |
| ·酸催化酯交换法 | 第17页 |
| ·碱催化酯交换法 | 第17页 |
| ·均相体系催化酯交换法 | 第17-18页 |
| ·多相固体催化剂催化酯交换法 | 第18页 |
| ·生物酶催化酯交换法 | 第18页 |
| ·超临界酯交换法 | 第18-19页 |
| ·高酸价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研究评述 | 第20-22页 |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高酸价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 第24-4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 ·实验原理 | 第26-29页 |
| ·酸催化预酯化实验原理 | 第26-27页 |
| ·碱催化酯交换实验原理 | 第27-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油脂原料分析 | 第29-30页 |
| ·直接回流预酯化反应 | 第30页 |
| ·循环汽化预酯化反应 | 第30页 |
| ·分段预酯化反应 | 第30页 |
| ·碱催化酯交换反应 | 第30页 |
| ·生物柴油气质联用分析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7页 |
| ·预酯化反应实验结果 | 第31-41页 |
| ·预酯化反应催化剂的选择 | 第31-32页 |
| ·醇酸摩尔比对预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催化剂用量对预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反应温度对预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反应时间对预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正交实验 | 第36-37页 |
| ·水对预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 ·循环汽化预酯化反应 | 第37-39页 |
| ·分段预酯化反应 | 第39-41页 |
| ·碱催化酯交换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 ·油脂酸价对碱催化酯交换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 ·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 | 第43-47页 |
| ·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性能指标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研究 | 第49-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 ·实验原理 | 第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生物柴油气质联用分析 | 第50页 |
| ·生物柴油低温性能测定 | 第50页 |
| ·脂肪酸甲脂环氧化反应 | 第50-51页 |
| ·环氧化脂肪酸甲酯性能分析 | 第5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脂肪酸甲酯低温流动性能与自身结构的关系 | 第51-52页 |
|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与脂肪酸甲酯组分和含量的关系 | 第52-54页 |
| ·冷冻过滤法降凝 | 第54页 |
| ·与柴油混合降凝 | 第54-55页 |
| ·添加环氧化油脂降凝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甘油精制 | 第57-75页 |
| ·实验材料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法和原理 | 第58-61页 |
| ·甘油原料分析 | 第58-59页 |
| ·酸处理 | 第59页 |
| ·脱胶 | 第59页 |
| ·碱中和 | 第59页 |
| ·甘油浓缩和过滤除盐 | 第59-60页 |
| ·甘油的精制 | 第60-6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73页 |
| ·甘油原料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 ·酸处理实验结果 | 第63-68页 |
| ·酸的用量对酸处理甘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 ·溶剂对酸处理甘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 ·温度对酸处理甘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反应时间对酸处理甘油回收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 ·盐酸代替硫酸酸处理实验结果 | 第67-68页 |
| ·碱中和pH 值对甘油精制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最优条件重复实验 | 第69页 |
| ·精馏 | 第69-70页 |
| ·离子交换树脂净化 | 第70页 |
| ·活性炭脱色 | 第70-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 | 第81-83页 |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