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助剂论文

胞外生物絮凝剂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絮凝剂的发展史第11-12页
   ·传统絮凝剂第12-15页
     ·传统絮凝剂的种类第12-14页
     ·传统絮凝剂的缺点第14-15页
   ·微生物絮凝剂第15-25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念第15页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种类第15-16页
     ·生物絮凝剂的合成第16-19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结构及絮凝机理第19-20页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状况第22-23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第23-25页
   ·选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第27-40页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27-28页
     ·试验材料第27页
     ·主要试验设备第27-28页
   ·试验方法第28-34页
     ·菌种的分离第28-29页
     ·菌种的筛选第29-30页
     ·菌株的鉴定第30-34页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第34-39页
     ·菌株的初筛第34-35页
     ·菌株的复筛第35-39页
   ·菌株的鉴定第39页
     ·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第39页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产絮凝剂菌的优化培养第40-55页
   ·N5 培养条件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研究第40-47页
     ·培养基成分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0-44页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4-45页
     ·培养温度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5-46页
     ·培养时间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6-47页
   ·G15 培养条件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7-51页
     ·培养基成分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7-49页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49-50页
     ·培养温度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50页
     ·培养时间对菌产絮凝剂的影响第50-51页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培养基成分配比对菌株G15 的影响第51-53页
     ·正交试验原理第51页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配比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制备第55-60页
   ·引言第55-58页
   ·试验药品与设备第58页
   ·G15 分泌的絮凝剂提取第58-59页
     ·菌体培养液的制备第58页
     ·离心分离第58页
     ·冷冻沉淀第58页
     ·低温干燥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特性研究第60-68页
   ·菌体培养液的制备第60页
   ·菌G15 絮凝特性曲线第60-61页
   ·絮凝活性的分布第61-62页
   ·不同阳离子作为助凝剂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62-63页
   ·阳离子浓度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63-64页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64-65页
   ·絮凝反应体系PH 值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65-66页
   ·静置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66页
   ·絮凝剂耐热性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内空气稳定性理论基础与大涡模拟研究
下一篇:多粘类芽孢杆菌GA1所产絮凝剂影响因素及絮凝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