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发展历程第17-43页
   ·建国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变化第17-23页
     ·萌芽期:放映业一枝独秀(1898—1922 年)第17-18页
     ·发展期:制片与发行并行(1922—1926 年)第18-20页
     ·协调期:制发放规模化发展(1927—1936 年)第20-22页
     ·转折期:政治格局下的变迁(1937—1949 年)第22-23页
   ·50~90 年代初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探索与发展第23-28页
     ·复兴期:国营体制下的探索(1949—1965 年)第23-26页
     ·浩劫期:“文革”期间的扭曲(1966—1976 年)第26页
     ·恢复期:改革形势下的发展(1977—1993 年)第26-28页
   ·90 年代以来至20 世纪末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变革第28-37页
     ·出台新政策:在体制改革中结构形态的全面变革第29-32页
     ·引入新机制:在竞争中降低门槛与鼓励合拍共谋第32-34页
     ·采用新模式:对引进“大片”以“分账”方式发行第34-35页
     ·实行新举措:以“九五五零”为目标力促精品生产第35-37页
     ·颁发新《条例》:在电影的管理与运营方面有了规范第37页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形态的成型第37-43页
     ·电影集团的建立: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运行机制第38-39页
     ·院线制的诞生:实行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策略第39-40页
     ·完善结构形态:制定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新政策第40-43页
第3章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内容与特征及规律第43-57页
   ·制片、发行、放映行业结构政策内容分析第43-51页
     ·制片行业结构政策第44-46页
     ·发行行业结构政策第46-49页
     ·放映行业结构政策第49-51页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的历史特征第51-54页
     ·整体电影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第51-52页
     ·拓宽了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各行业的投融资渠道第52-53页
     ·以发行业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发行和放映行业改革相互渗透的渐进方式第53-54页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演变的历史规律第54-57页
     ·遵循电影产业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结合的产业大趋势第54页
     ·体现以发展电影产业生产力为目的的基本原则第54-55页
     ·促进电影产业产品和内容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第55-57页
第4章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第57-61页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第57-59页
     ·制片业相对于发行放映业较为独立的产业结构瓶颈第57页
     ·电影产业遗留的事业单位属性与企业化的矛盾第57-58页
     ·电影分级制度颁布的迟迟未果第58-59页
   ·对我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建议第59-61页
     ·强化电影制片和发行放映产业的利益结合机制第59页
     ·明确电影的产业属性第59-60页
     ·积极推进电影分级制度的确立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7页
附录B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重要文件汇编目录第67-69页
附录C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文件摘录(1993-2007 年)第69-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湘文化精神观照下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
下一篇:中国电影投融资政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