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腐败问题亟待治理 | 第10页 |
|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服务反腐败斗争 | 第11页 |
| ·创新马克思主义 | 第11-12页 |
| ·人性理论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 ·腐败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 | 第18-23页 |
|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18-23页 |
| ·人的本性 | 第18-20页 |
| ·人的本质 | 第20-21页 |
| ·人的本质与人性的关系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人们对腐败问题的探讨 | 第23-31页 |
| ·腐败综述 | 第23-26页 |
| ·腐败的定义 | 第23页 |
| ·腐败现象的特点 | 第23-24页 |
| ·腐败现象的危害 | 第24-26页 |
| ·人们对腐败现象的诸多探讨 | 第26-29页 |
| ·当前反腐败工作的片面性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启示下的腐败治理 | 第31-43页 |
| ·启示之一:“恶”必然导致腐败 | 第32-34页 |
| ·启示之二:人的本质对“恶”的抑制 | 第34-36页 |
| ·由人的恶欲出发治理腐败 | 第36-39页 |
| ·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 | 第36-38页 |
|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设 | 第38-39页 |
| ·由人的本质出发——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 | 第39-43页 |
| ·健全和完善已有的政治参与制度体系 | 第40页 |
| ·加强法制制度建设,促进公民参与法制化 | 第40-41页 |
| ·发展基层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的参政权利 | 第41页 |
| ·发挥统一战线的组织优势,拓宽和创建新的政治参与渠道 | 第41页 |
| ·不断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提升广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 第41-42页 |
| ·营造妥协宽容的政治文化氛围 | 第42-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